對于今年7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普瑞眼科而言,當下,正處于快速擴張期。近日,普瑞眼科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12億元購買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0號房產,建筑面積為14,126.69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據普瑞眼科提交的2022年半年報,對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 10%以上的7家(主營業務為眼科醫療服務)主要子公司中,哈爾濱普瑞的營收額排倒數第二;同時,在最近三個年度中,哈爾濱普瑞的人均創收排倒數第三,此外還涉及廣告違法被罰的情形。
豪擲億元助攻主業
所在地區營收貢獻卻最小
近日,普瑞眼科披露《關于擬購買房產的公告》,稱因經營業務需要,公司擬購買哈爾濱八達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易對方”)持有的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0號房產(包含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及其附屬設備,以下簡稱“交易標的”),房產建筑面積為14,126.69平方米(含地下附屬面積),交易總金額為人民幣11,200萬元(約1.12億元)。董事會授權公司管理層負責具體實施推動該事項,包括且不限于簽署具體的交易合同、辦理產權過戶的相關變更登記手續等。
對于購買房產一事,普瑞眼科表示,公司本次購買房產事項主要目的用于公司主營業務。公司將在哈爾濱獲得更加充足的經營空間,并且在取得自有房產后,公司不再受制于租金上漲或房東單方解除租約風險,將堅定投入大量資本用于硬件升級改造,為提升公司競爭優勢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次交易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
根據招股書,發行人目前已開業的 23 家眼科醫院及 3 家眼科門診部的經營場所主要系租賃取得。報告期內即2019年、2020年、2021年,普瑞眼科管理費用中的租賃費用分別為 3,121.58 萬元、3,680.81 萬元和10.47 萬元。需要注意的是,2021 年,普瑞眼科租賃費用大幅下降,主要原因系執行新租賃準則,房屋租金不再計入管理費用中的租賃費用。
通過購買房產,避免因為租賃帶來的風險,無口厚非。只是,普瑞眼科此次豪擲億元購買的房產,對于放置哈爾濱甚至東北地區,從營收方面考慮,是否值得呢?
從普瑞眼科提交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10%以上主要子公司且主營業務為眼科醫療服務的有7家,即昆明普瑞眼科醫院有限責任、烏魯木齊普瑞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蘭州普瑞眼科醫院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普瑞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合肥普瑞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南昌普瑞眼科醫院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普瑞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其中,哈爾濱普瑞營收0.52億元,排名倒數第二;從凈利潤來看,哈爾濱普瑞的凈利潤為0.11億元,排名倒數第四。
從人均創收來看,以上7家主要子公司,在過去三個年度,即2019年、2020年、2021年,哈爾濱普瑞的人均創收分別為35.52萬元、54.49萬元、68.29萬元,在七家子公司中,分別排名倒數第一、倒數第三、倒數第三。
此外,從地區來看,最近三年,東北地區(包含哈爾濱普瑞、沈陽普瑞、長春普瑞)的營收貢獻排名均倒數第一。即2021年,普瑞眼科的主營收在西南地區、華東地區、西北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的營收占比分別為29.92%、20.40%、18.59%、13.62%、10.68%、6.79%;2020年,西南地區、華東地區、西北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的營收占比分別為30.14%、22.57%、17.93%、12.82%、11.14%、5.40%;2019年,西南地區、華東地區、西北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的營收占比分別為30.35%、19.94%、19.05%、14.35%、12.57%、3.74%。
近三年違法違規四十余次
哈爾濱普瑞曾兩次廣告違法
作為新上市民營眼科企業,普瑞眼科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也屢屢觸碰政策法規紅線。其招股書顯示,最近三個年度存在幾十處違法違規行為,被處罰主體主要為旗下子公司,包括發行人、北京華德、南昌普瑞、上海普瑞(002399)、西安普瑞、重慶普瑞、哈爾濱普瑞等。其中,哈爾濱普瑞曾兩次因廣告違法而遭到處罰。
其中,2018年10月16日,哈爾濱普瑞因發布的廣告內容涉及專業醫療技術和診療方法,違反《醫 療廣告管理辦法》第六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第二款、《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罰款10,000.00元。
另外,2018年11月6日,哈爾濱普瑞因未經審查發布網絡廣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六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十)項,被責令停止發布網絡廣告,罰款二倍廣告費,共計5,128.76元。
筆者梳理發現,最近三年,即2019年至2021年,普瑞眼科涉及醫療機構執業規范類的行政處罰有27個,涉及醫療廣告類的行政處罰有13個,涉及執業場所消防類的行政處罰有2個,涉及稅務類的行政處罰有3個,涉及環境保護類的行政處罰有1個。
競爭對手陸續上市
同質化、常年0研發產品扛得住嗎
目前,哈爾濱普瑞所在的哈爾濱市以及所屬地區即東北地區,可不止普瑞眼科一個民營品牌,還包括民營眼科的龍頭愛爾眼科(300015),以及也是在今年內上市的何氏眼科。
其中,何氏眼科在招股書中提及,據中國防盲治盲網統計數據顯示,公司白內障手術量連續多年在東北地區名列前茅,眼科醫療技術和診療經驗優勢明顯。
而愛爾眼科2021年度,東北地區產生的營收就高達11億元,遠遠高于普瑞眼科東北地區在2021年的營收1.16億元。
綜上,普瑞眼科在東北地區的市場競爭能力可見一斑。除了這些已上市的競爭對手外,還有系列未上市或者準備上市的企業。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歷年來的數據,民營眼科醫院的數量從2016年的485家增長至2020年的1005家,在所有的眼科醫院中,民營的數量占比也從2016年的90.3%增長至2020年的94.7%。
可見,賽道越來越擁擠,而同質化較高的各項眼科治療,最近三年0研發投入的普瑞眼科,能扛得住競爭壓力嗎?
據招股書,普瑞眼科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的研發投入均為0。而同行,其中愛爾眼科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52%、1.38%、1.48%;華廈眼科相應的研發費用率為0.78%、0.79%、0.82%;何氏眼科相應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0.22%、0.19%、0.13%。
此外,普瑞眼科提交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研發投入為254.79萬元,主要系增加與眼科相關的臨床應用及數字化研究支出。值得注意的是,普瑞眼科的研發項目在今年5月才啟動,產生研發費用。
有分析表示,高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驅動下,普瑞眼科自身的研發又常年缺席,僅在今年5月開始啟動研發,如此一來,未來業績堪憂。
普瑞眼科曾在招股書中提及,發行人所處的眼科醫療服務行業受我國醫療政策影響較大,同時行業內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發行人經營業績出現波動,同時發行人享受了新冠疫情環境下支持復工復產的相關政策,包括社保減免政策等,當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93.14萬元,同比2019年大幅增長。2021 年以來,隨著發行人執行新租賃準則以及社保減免政策的退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發行人實現營業收入 171,002.09 萬元,營業收入增加 25.54%,歸母凈利潤 9,388.93 萬元,同比下降 13.81%。發行人凈利潤率水平較低,若未來發行人無法根據行業政策及競爭情況,采取適合的業務模式,將難以維持收入的持續增長,在凈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將出現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風險。
據普瑞眼科最新財報,即2022年三季報,業績顯示增收不增利。營收方面,第三季度、前三季度分別為5.43億元、14.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31%、5.54%。歸母凈利潤方面,第三季度、前三季度分別為0.43億元、0.9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9.35%、下滑20.56%;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2億元、0.91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8.31%、下滑18.82%。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