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印尼巴厘島特派記者 白云怡 王聰 環球時報記者 叢超】16日,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萬隆高鐵項目(下稱雅萬高鐵)試驗運行取得圓滿成功。“我非常激動”,一名負責雅萬高鐵的中方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過去7年來,建設者們為雅萬高鐵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終于在今天看到滿意的答卷!”
圖源 中國鐵路
16日,一列由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路)研發制造的高速鐵路綜合檢測列車對雅萬高鐵德卡魯爾站至4號梁場間線路進行了全面檢測,檢測對象包括路基、軌道、通信、信號、牽引供電等系統。該檢測列車由中國鐵路應用中國成熟的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綜合檢測技術,結合印尼當地運行環境,采用中國標準設計制造,最高檢測時速385公里。試驗運行結果表明,該區段工程各項指標參數表現良好,完全符合設計要求,為雅萬高鐵后續工程建設和開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雅萬高鐵預計將于2023年6月30日通車,并同時開通運營。
展現“硬核”中國標準
雅萬高鐵不僅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也是中國高鐵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到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展現了多項“硬核”的“中國標準”。
對此,雅萬高鐵承包商聯合體指揮長辛學忠如數家珍。“雅萬高鐵采用的全部是中國最先進和成熟的技術,”他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首先,雅萬高鐵的動車組采用中國標準化的復興號動車組車體,再結合印尼當地的環境和人文特點,進行適應性修改設計。
在雅萬高鐵全線最長的隧道——6號隧道可以看到,隧道內及附近路段已經鋪設了無砟軌道,這種無砟軌道就是采用中國自主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Ⅲ型軌道板具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等優點,近年來,中國的鄭徐、京沈、贛深等高鐵建設中都使用這種軌道板。此外,雅萬高鐵中直接向高速列車供電的接觸網系統,采用由中國中鐵(601390)電氣化局自主生產的“簡統化”接觸網裝備,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接觸網。
項目成果來之不易
圍繞雅萬高鐵的競爭曾十分激烈,過程一波三折。2015年3月和4月,中國和印尼有關部門與企業分別簽署關于就雅萬高鐵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框架安排。7月上旬,日本特使訪問印尼期間提交優化后的新方案,在貸款利率、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更優惠條件。印尼政府于是作出進行“選美比賽”的決定,并委托國際第三方機構參與評判。2015年10月1日,印尼國企部長里妮召開記者會,宣布中國是雅萬高鐵項目唯一競標者,中國方案符合印尼政府“不占用國家預算和使用國家擔保”要求。
雅萬高鐵項目開工后,曾傳出進展緩慢的消息,亦不乏所謂“受阻”傳聞。據印尼媒體報道,征地是雅萬高鐵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雅萬高鐵項目征地涉及業主眾多,土地性質復雜,每一個業主、每一塊地都得一個一個談,所涉及的工作量極為龐大。印尼《雅加達郵報》曾援引印尼海事統籌部長盧胡特的話說,中方一直履行承諾,雅萬高鐵工程進展緩慢“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沒有因疫情停工一天”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給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雅萬高鐵項目帶來巨大挑戰。不僅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面臨挑戰,受疫情影響,項目的上下游供應商、分包商也面臨非常大的供應和物流難題。
“我們從國內運送來大量的藥品,對所有中外員工一視同仁,所有藥品免費發放,并采取相對的閉環管理。”中鐵印尼雅萬高鐵項目經理部總經理王坤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除了藥品,他們還捐贈200萬元人民幣給工程所在地的醫院和社區,期待雅萬高鐵能真正踐行“生命共同體”理念,和印尼民眾共抗疫情。“可以說,在雅萬高鐵的建設過程中,我們的抗疫工作打完上半場打下半場,打完下半場又打加時賽,最終保證了全線的正常施工,也保障了上萬名中國員工和當地員工的健康安全。”他對記者說,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確保控制工程和重難點工程穩健進行,“雅萬高鐵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停工一天”。
“能看到雅萬高鐵在G20領導人巴厘島峰會期間亮相,我非常激動!”王坤情不自禁地對《環球時報》感嘆道,過去7年,建設者們為這個項目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終于在今天看到滿意的答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