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戴軒)11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二十條措施發布后,不少地方減少了核酸檢測點,在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但仍查驗核酸檢測結果的情況下,多地出現老百姓(603883)排長隊做核酸的情況,如何緩解核酸檢測的供需矛盾?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回應。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按照二十條措施,發生聚集性疫情時只有在感染來源和傳播鏈條不清、發生社區傳播和疫情底數不清的時候,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且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這是有組織地進行的,居民有義務參加檢測。
她稱,關于核酸檢測點的布局,事實上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一種安排。我們多次進行了部署。第一,要優化采樣點的布局,對采樣點實施網格化管理,覆蓋轄區內的服務人群。第二,要向社會公布采樣點的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建立和完善電子地圖,及時更新,方便群眾查詢。第三,合理安排采樣時間,優化采樣人員的班次。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錯峰提供采樣服務。第四,要求各地做好采樣點供需情況的監測,密切關注群眾檢測的需求,針對人口密度較大、人流量比較高的社區和場所,通過增設采樣點位、增加采樣人員等方式,擴大采樣服務的供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