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社科聯主辦,廣西知青文化研究會、桂林市鄉村振興促進會承辦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家學者交流座談會”在興安縣漠川鄉舉行。座談會特邀廣西區外兩位著名專家和區內近六十位各高校和有關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駐村第一書記參會,與會人員就當前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如何在今后三年實現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重要事項進行深入探討。
桂林市委常委、統戰部蔣育亮部長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家學者交流座談會”上致辭。
桂林市委常委、統戰部蔣育亮部長在座談會上致辭時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家學者交流座談會”在興安縣漠川鄉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我們各級政府急待解決的著重點,期待本次專家學者交流座談會能因地制宜地提岀方案與對策。
廣西大學原黨委書記、廣西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陽國亮教授在會上致辭并作關于“在鞏固中有效銜接 在拓展中全面推進”的主旨演講。
陽國亮教授指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五年銜接過渡,是黨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兩年來,廣西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防貧監測幫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脫貧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鄉村振興重點縣幫扶成效顯著、新階段粵桂協作取得新突破、鄉村建設行動工作加快推進六個方面,為鄉村實現全面振興打下了初步基礎。
廣西大學原黨委書記、廣西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陽國亮教授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家學者交流座談會”上發表演講。
近年來,廣西積極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全面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好局、起好步。
脫貧地區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廣西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做強糖蔗、蔬菜、水果等10大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做優現代種業、農業裝備、數字農業3大現代農業支撐,做精繭絲綢、芒果等N個亮點特色產業,加快構建“10+3+N”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新增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優勢產業集群2個、產業強鎮10個,產業發展促收效果顯著;脫貧人口就業水平持續提升。截至目前為止,全區脫貧人口外出務工人數為274萬人,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搬遷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實現16.04萬戶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搬遷戶每戶1人以上就業,有3.38萬戶搬遷戶發展特色農林業,搬遷群眾生活越來越紅火。
持續深化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廣西共出臺五年協作規劃和工作清單等文件,健全自治區、市、縣三級粵桂協作機構,建立“鄉鄉、村村、村企”立體結對幫扶模式,整合“粵桂東西部協作幫扶+廣東經驗+聯盟企業”力量,創新打造“一縣一園”平臺,推動更多優勢資源集聚。新增引導廣東落地投產企業287家(到位投資額162.19億元)、共建產業園區103個、援建勞動力車間312個,累計完成80個廣西優質產品“圳品”認證和37個供深農產品(000061)示范基地認證,廣東采購和銷售廣西農產品220.57億元,縣域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在粵桂“萬企興萬村”行動對接活動上推動達成項目簽約75.43億元。
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并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廣西已有1750個行政村完成規劃編制,工作進度居全國前列,有3個村莊規劃成果被遴選為全國優秀村莊規劃案例。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3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行政村比例達97%以上;全區成功創建13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4個縣(區)獲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謀劃推進農村公路“三項工程”,全區新增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4個,新增10個鄉鎮通二級或三級公路,新增5G基站11780個,20戶以上自然村光線網絡通達率達96.6%。
陽國亮教授認為,脫貧攻堅是階段性任務,鄉村振興是長期性目標,共同富裕是永久性的制度安排。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是否能實現“有效”,事關鄉村振興長遠目標的實現。在取得佳績的同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中的問題、矛盾、難點也要進行全方位的思考,這對于謀劃好過渡期后三年及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陽國亮教授指出,三年要實現“有效銜接”,既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礎上,把握方向、總體謀劃,又要適應各地實際情況創新措施、扎實行動。我們要在前兩年已取得的成績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目標與責任,今后三年的銜接工作重點就是落實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和重點部署。(莫鴻鯤 李建平 許莉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