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收購SMCP后的好運,山東如意并購的其他公司,其中的一些則呈現了完全相反的局面。比如日本RENOWN在2010年被收購時已連續虧損十多年,被收購后,公司的經營情況也未能得到改善;高端男裝企業香港利邦自2012年以來就開始走下坡路。
天眼查信息顯示,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多條被執行人信息,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被執行金額超89.74億元。
根據公開收購信息,十年中,如意集團對外投資高達400億元,這也讓其擁有了4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如意集團、利邦(中國香港)、RENOWN(日本)和SMCP(法國)。
近日,天眼查信息顯示,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如意科技”)新增多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共計10.67億余元。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被執行金額超89.74億元。
如意科技曾以頻繁收購海外奢侈品牌聞名。
早在2016年4月,坊間傳出如意科技收購控股法國時尚集團SMCP的消息,記者就曾致電其掌舵人邱亞夫。
這位濟寧富豪當時接通了電話,說自己身在法國。他笑道,“你們媒體消息倒是挺快的。”
在斥資13億歐元收購SMCP后,如意科技在接下來的三年里并購腳步逐漸加快,先后拿下了英國百年品牌Aquascutum、瑞士奢侈品品牌Bally,以及美國綜合纖維和聚合物巨頭英威達(旗下擁有知名的LYCRA萊卡面料)等公司。
可惜,過于迅速的擴張、全球疫情暴發等原因打亂了這家已成雛形的中國時尚集團的腳步和節奏。2020年后,壞消息接踵而來:旗下公司破產、信用評級被調低、巨額債務到期未償還等。
現今再撥邱亞夫電話已無人接聽。那么,他與其執掌的如意系公司,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么,才走到現在這一步?
瘋狂的海外并購路
公開資料顯示,如意科技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注冊資本40.54億元,位于山東省濟寧市高新區。如意科技前身為成立于1972年的國企如意毛紡集團,2002年后由總經理邱亞夫主導通過股權并購等方式改制,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邱亞夫在2009年底成為如意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在開啟海外“買買買”前,如意科技旗下有一家上市公司如意集團(002193.SZ),于2007年上市,主營紡織品和服裝。董事長亦是邱亞夫,作為實際控制人,邱亞夫手中握有公司11.52%的股份。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如意系公司極多,體系龐大,股權結構也極為復雜。天眼查顯示,如意科技的大股東是北京如意時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如意時尚”),持股比例高達79.5%。而如意時尚的大股東則是邱亞夫,持股比例為51%。
前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邱氏此前通過如意時尚、如意科技對外投資,但麾下運營主體還是如意科技和如意集團兩家,一般業內將三家公司統稱為山東如意。天眼查大數據顯示,如意時尚對外投資了44家公司,如意科技對外投資了46家公司。
2016年豪擲13億歐元收購法國時尚集團SMCP,讓邱亞夫和山東如意“一戰成名”,從一家從事生產、加工的紡織企業,搖身一變到了臺前,至此受到媒體關注。
SMCP旗下有Sandro 、Maje、Claudie Pierlot 等幾個設計師品牌,在巴黎的許多旅游景區、商業街皆可見到這幾個品牌。在SMCP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前,這幾個品牌已經是網上代購的熱門品牌。SMCP成立后一共經歷了三次并購,第一次是由LVMH旗下基金投資控股,此后由美國KKR接手,2016年則被山東如意并購控股。
在邱亞夫和其高管團隊眼中,如果要轉型時尚品牌集團,那么這樣一個現成的且在業內頗有口碑的法國公司無疑是個好標的。
此后,SMCP的發展也證明他們當時眼光準確。并購控股后的次年,SMCP在法國泛歐證券所上市,同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德勤評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時尚奢侈品集團第三名。在并購后近3年中,SMCP營業收入增長幾乎達到100%,成為山東如意跨境投資旗下最優良的資產。
山東如意在全球購買的遠不止SMCP一家。早在2010年,山東如意就曾斥資40多億日元收購了日本RENOWN 41.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14年,花了84萬歐元買下了一家德國西裝公司84%的股權;2017年10月,以22.15億港元買了中國香港男裝集團利邦(旗下有4個男裝品牌)51.38%的股權;同年11月,先后以9億港元拿下英國的Aquascutum、1320萬美元買下以色列男裝集團Bagir54%的股權;2018年,收購了Bally70%的股權,耗資7億歐元;2019年1月,吞下英威達,花費26億美元。
根據公開收購信息,十年中,這家出手闊綽、以紡織品起家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高達400億元人民幣,這也讓其擁有了4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如意集團、利邦(中國香港)、RENOWN(日本)和SMCP(法國)。
以小博大、債務壓頂
山東如意對外投資的巨額資金從哪里來?在開啟瘋狂并購前,山東如意旗下僅有一家在A股上市的如意集團,而按照后者的規模并不能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善于“以小博大”的邱氏彼時運作的方式是,通過短期借款和發債獲得足夠資金,購入國際二三線時尚集團的股份,再以此為抵押物發行債券,或將其打包上市,從而將獲得的金額用在下一輪的收購中。
這種方式的優勢是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擴大企業基盤,但一旦市場大環境發生變化或資金鏈吃緊,現金流不足的企業就會難以為繼,最終倒在債務壓力面前。
當初邱氏打的“如意算盤”也許是寄希望于購入的公司可以反哺。可惜,事與愿違。
不同于收購SMCP后的好運,山東如意并購的其他公司,其中的一些則呈現了完全相反的局面。比如日本RENOWN在2010年被收購時已連續虧損十多年,被收購后,公司的經營情況也未能得到改善;高端男裝企業香港利邦自2012年以來就開始走下坡路,這使其業績常年處于虧損狀態,而即使被收購后,并購方也未能找到有效辦法提振利邦的運營狀況。
2020年5月RENOWN通過子公司 Renown Agency 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法院通過該申請。2022年1月2日,香港利邦發公告稱,百慕大最高法院已經在2021年12月10日委派FTI咨詢(香港)和R&H Services有限公司擔任利邦控股的聯合清算機構,針對該公司的調查委員會已經組成。
眾所周知,當年山東如意收購英威達,瞄準的是其最核心也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萊卡。萊卡每年營業收入超過75億元,每年全球銷售萊卡纖維品牌成衣超過10億件,有超過60%的銷售額都來自近年來研發的新產品,萊卡系列高端纖維產量每年保持近10%的增長率。
收購后,山東如意就在推動將萊卡業務在中國獨立上市,期望登陸資本市場后可緩解一連串的債務壓力。2019年6月,山東如意在濟寧總部召開“如意萊卡科創板上市啟動會”。同年8月,山東如意又舉行了一場保薦機構和承銷商簽約儀式。但從那之后,似乎再難覓下文。
狂飆猛進的收購讓山東如意負債迅速增長到400多億,而在被收購資產消化不良無法創造預期利潤和現金流反哺集團的情況下,該公司從2020年開始陷入債務危機。
“十年間,山東如意在全球的收購金額高達400億人民幣,山東如意一直處于高速擴張的狀態。收購品牌與如意科技主業的未來潛在整合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反而由于巨額資金流向并購企業導致如意科技償債能力下降,同時增加了一定的融資壓力,新冠疫情更加劇了收購品牌業績不佳的困境。”華創證券在一份復盤報告中寫道。
該報告還提到,“擴張并購一方面可以擴大企業規模,增加營業收入,但巨額收購多個企業勢必加大杠桿,增加企業負債,提升了流動性風險。被收購企業的經營狀況也會影響到整個集團。收購業績不善的企業不但不能帶來利潤,反而需求大量融資支持,導致企業本身的巨大融資壓力。一旦債務過重,資金不足,企業很可能陷入債務危機。”
時尚帝國夢碎
當年山東如意開啟全球購之路時,國內一家上市紡織集團的海外戰略投資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即使SMCP集團在法國上市,也不意味這家公司現階段的收購策略是成功的,“因為沒有形成協同效應,如意自己的產品沒有對這些法國品牌有貢獻,雙方的資源并沒有整合在一起。” 該人士當時甚至有些尖銳地評價道:畢竟廠長管店長是有難度的。在他看來,由于是紡織加工行業起家,如意并不太精通品牌運營,最明智的做法是暫不干涉。
“現在不少國內紡織企業通過并購現有的成衣品牌來嫁接自身生產能力。”但在上述高管看來,只有排名世界前100名的時尚品牌才有意義。他在當時就指出,不少中國企業熱衷于出國并購,而實際上,在那時,對中國溢價的趨勢已經形成,“如意收購的SMCP集團價格其實是高于預期的。”他說。
但對于邱亞夫這樣一個從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傳統紡織人來說,也許在他看來彼時對外并購是一個騰飛的機會。
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末的邱亞夫曾說自己十多歲就進了本地紡織廠當工人,經歷了國內紡織業騰飛發展。他去國外考察過后,了解了什么叫作“品牌”。他意識到如果還要上一個臺階,那就必須要從制造業轉型。
“創立一個時尚高端的成衣品牌,短期還很難實現。”邱亞夫曾對外表示,眼下中國服裝業無論是在創新還是設計能力上都與海外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企業要想在全球市場上獲得話語權和地位,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如意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通過大范圍、大規模的企業收購、并購,快速壯大自己。”
如意集團對標LVMH集團也并非毫無理由,因該集團正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不斷通過資本運作兼并了許多其他的奢侈品牌,逐漸在高檔用品領域樹立了霸主地位,成為全球頭號奢侈品集團。
可好運并未眷顧邱亞夫和其麾下的山東如意。
由于不斷違約,邱氏逐漸失去了對于旗下公司的控制權。
2020年,由于未能籌集到所需資金,山東如意對Bally的收購未能完成。
2021年,山東如意2.5億歐元債務違約,失去SMCP的大股東地位,2022年初,SMCP股東大會投票解散董事會,邱亞夫等如意系高管出局,失去對SMCP的控制。
2021年,隨著百慕大最高法院發布清盤令后,利邦控股董事會的全部權力終止。山東如意董事會主席邱亞夫此前為利邦控股董事會主席。
2022年2月,因4億美元貸款違約,山東如意的債權人開始尋求對英威達的控制權。
今年上半年,青島和太原中院先后發布懸賞通告,向社會懸賞邱亞夫以及如意其他高管藏匿、轉移的財產線索,合計懸賞金額千萬余元。而作為實際控制人,邱亞夫也早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