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道路堵塞容易導致交通面臨癱瘓,下肢血管也會阻塞,從而引起下肢動脈缺血,嚴重時發生肢體壞死,這就叫做“腿梗”。“腿梗”的專業說法叫“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跟腦梗、心梗的原理一樣,都是由于血管不通、堵塞造成的。其實腿梗發病率、危害程度,都不亞于“心梗”和“腦梗”。如不及時治療,后果不堪設想。
近日,海慈醫療集團血管外科中心專家團隊連續救治兩名突發下肢動脈栓塞的患者,通過微創取栓手術,疏通閉塞血管,挽救了下肢肢體,守護“生命通道”。
76歲患者劉大爺突發右下肢涼麻無力,劇烈疼痛,在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下肢動脈栓塞”,為尋求更好的治療,于當天傍晚緊急轉入海慈醫療集團治療。入院時,劉大爺右下肢大腿和小腿及足部皮膚呈現花斑,小腿重度腫脹,肌張力高,感覺減退,肌力為1級,劉大爺已經面臨肌肉壞死,情況不容樂觀,若不緊急處理,往往會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據了解,劉大爺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平日控制不佳,血管外科中心二科主任李強團隊綜合分析患者的病情,為劉大爺緊急行右下肢斑塊血栓旋切手術。術中從股動脈及下肢動脈內取出大量血栓。術后劉大爺下肢皮溫明顯改善,將于近期康復出院。
據李強介紹,急性下肢動脈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臟或近側動脈壁脫落或自外界進入動脈,被血流推向遠側,阻塞動脈血流而導致肢體缺血以至壞死的一種病理過程,該病發病急驟,往往幾小時內就能導致下肢肢體缺血壞死,一旦確診,需緊急手術處理。
正如將河道內淤泥清除一樣,省去了放置支架,遠期通暢率較支架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一般因為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隨著臨床技術的發展,利用專用器械進行血管腔內斑塊切除——經皮動脈斑塊旋切逐漸應用于臨床,用于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所造成的動脈狹窄或阻塞。該技術具有.盡可能恢復動脈管腔原始形態,提高血管通暢性;降低甚至避免人體血管內支架的植入率,進而避免支架斷裂、移位、血栓等并發癥;可反復多次進行,充分提高了自身血管的“有效期”,延長了支架植入術的時間窗,提高下肢動脈的遠期通暢率;治療范圍廣泛,可以適用于各種下肢腘動脈以下更細血管病變的治療尤其是跨關節部位病變等優點。
海慈醫療集團提醒,下肢動脈栓塞危害不容小覷,一定要到專業醫院配合醫生選擇最佳方案進行治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