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球行動倡議——2022全球發展在行動”特別節目16日進入第二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署長施泰納、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小組主席阿米娜·穆罕默德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等國際組織要員對中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國的國際作用表示肯定。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署長阿奇姆·施泰納對中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系統方面的努力表示贊許,并肯定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帶頭作用。施泰納表示,中國在自己國家的發展規劃中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系統、解決森林砍伐問題時,不僅有助于本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國際上對生物多樣性、物種損失和碳排放問題也具有積極影響。
施泰納表示,目前全球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地球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都在流失。施泰納稱,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有40年的合作關系,是多個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伙伴,在響應《全球發展倡議》的同時,利用合作關系也在帶動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和綠色轉型,在國際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小組主席阿米娜·穆罕默德在特別節目中談到了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她表示,中國能夠達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中的脫貧目標令人稱贊,扶貧是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第一目標,聯合國試圖在世界各地分享中國的實踐經驗。阿米娜·穆罕默德表示,中國通過教育和提供營養食物幫助人們脫離貧困,對于國際社會來說,最值得學習的經驗是中國如何大規模地幫助在貧困線掙扎的家庭,為他們提供機會。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在特別節目中表示,中國目前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所完成的工作遠超世界的平均水平,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將生態保護區覆蓋17%的陸地生態系統和10%的海洋生態系統,但是全球在2020年并未達成目標,而中國在2020年之前就已經把保護區擴大到了25%。伊麗莎白·穆雷瑪還以熊貓為例肯定了中國在保護瀕危動物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稱中國在野生動物管理和建立國家自然保護區方面均做出了積極表率作用。
此外,中國問題專家、國際企業戰略家和作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博士(Robert Lawrence Kuhn)、“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主席埃里克·索爾海姆、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經濟研究生院教授恩里克·杜塞爾·彼得斯和北京未來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吳昌華還在節目中對中國在脫碳、脫貧、清潔能源轉型、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糧食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功分享了看法。
曾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目前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主席的埃里克·索爾海姆談及中國在脫貧和綠色轉型方面的成就時表示,中國過去40年間使十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在綠色轉型方面,中國也一直占據著技術主導地位,不論是太陽能還是水力發電技術都處于領先地位。索爾海姆表示,中國政府注意到了治理污染和綠色經濟轉型的重要性,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變,綠色發展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事項也為世界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中國問題專家、國際企業戰略家和作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博士分享了他對中國多方面成就的看法。他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扶貧作為首要工作,到2020年底,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談到中國的環境治理工作以及中國在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方面的平衡發展時,庫恩表示,習近平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環境問題列為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現如今在環境保護執行方面和過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是對環境污染的懲罰措施還是處理問題的模式。
庫恩稱,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之間存在著自然的緊張關系,而中國政府在平衡這兩個因素時進行了有趣而富有成效的測試,比如生態補償機制,政府投資環境友好企業,不但幫助農村地區擺脫貧困也保護了環境,這樣的新概念推動了中國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北京未來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吳昌華表示,脫碳目前已經是中國政府的重要議題和當務之急,為了確保中國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國將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上日程,2021年至2025年間的一整套國家發展計劃將確保中國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這一系統性變革和過渡。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經濟研究生院教授恩里克·杜塞爾·彼得斯在特別節目中表示,世界各國可以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過去40到50年的經驗中學到很多東西,對于拉丁美洲以及墨西哥等國家來說,中國在消除極端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就是至關重要的經驗。
彼得斯在談到“一帶一路”倡議時表示,中國通過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化進程的概念在國際間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投資已超過1720億美元,創造了近60萬個工作崗位,并且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對外投資中,有一半流向了非化石能源包括風能,還有太陽能、水力發電廠等,使它們成為各國重要的能源來源,這是《全球發展倡議》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并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的證明。彼得斯還以北京奧運會和冬奧會舉例說明了中國通過大型體育賽事推動清潔能源方面的實踐成果和國際表率作用。(央視記者 劉驍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