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022全球數字貿易大會主題論壇暨跨境電商產業互聯網峰會在湖北武漢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全國知名跨境產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鏈服務機構代表等300余位行業嘉賓共同參會,共同研討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及傳統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路徑,為國內企業參與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分工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大家一致認為,中國制造出海已成必然趨勢,跨境電商有望成為新的市場藍海。
武漢打造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 數字貿易商機涌動
武漢市副市長黨蓁在論壇致辭中表示,武漢是全國最早開戶的商業重鎮、綜合交通樞紐,也是國家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近年來,武漢努力探索將數字技術應用于貿易及服務領域,推動線上線下交易融合,同時將科技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將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內國外國際雙循環的樞紐便捷優勢,加快打造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歡迎各位數字貿易企業及服務機構走進武漢、投資武漢,共創美好數字未來。
黃陂區副區長邵峰進行了黃陂區產業發展推介。她介紹,黃陂區擁有大空間、大臨空、大商貿三大特點,同時交通多式聯運、產業基礎雄厚、開放國際化、創新創業活躍、宜居宜游等五大優勢顯著,努力建設武漢重要的投資洼地、產業高地。希望能攜手更多產業互聯網企業,共同建設數字貿易強區。
龍騰云創董事長謝海發表論壇主旨演講。他提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大宗商品貿易的未來是供應鏈效率和成本之間的競爭,產業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未來大宗商品供應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企業持續做優服務、做大平臺,在細分領域找準位置構建產業生態圈。
“水大魚大” 跨境電商有望成為新藍海
在跨境電商產業互聯網峰會上,亞馬遜、國聯股份等10余家中外企業、上市公司高管圍繞產業互聯網出海話題進行了主題分享。
亞馬遜中國區副總裁、亞太區企業購負責人楊鈞用“水大魚大”來形容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他指出,中國跨境電商基礎設施正在日益完善,出海的賣家主體也由以外貿人員溢出轉變為上市公司、新國貨品牌,預計在2025年這條賽道會進一步成長到2.5萬億,幾乎占到全球跨境電商半壁江山的份額。從需求端來看,全球商業采購線上化已成不可逆的趨勢,跨境B2B電商有望打開新的市場藍海。
深耕國際供應鏈多年,卓爾智聯集團副總裁、卓爾國貿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余偉以“RCEP元年的國際貿易”為主題,分享了卓爾智聯海外平臺CIC發展的經驗與體會。他說,進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元年之后,國際貿易發展呈現三個明顯趨勢:國際供應鏈越來越短,合作區域越來越緊密化,準入門檻越來越高。而當前是國內企業出海的好時機,選好賽道做好服務,國際市場依舊大有可為。
震坤行董事長兼CEO陳龍分享了工業用品跨境平臺運營感受。他認為,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中國制造業的出海是必然的趨勢。而中國工業品跨境貿易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于產品本身。跨境選品最重要的是精準,只有質量好、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才能打開市場。
產業數字化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主引擎
大會現場,億邦智庫首發了《2022產業互聯網發展報告》,聚焦產業互聯網賽道提出了2022十大行業洞察,多維度分析、解讀當前行業發展趨勢與創新機遇。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15.6%,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2.5個百分點;產業數字化作為數字經濟發展主引擎,占數字經濟比重上升至85%。在產業互聯網的助力下,中國數字經濟同比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由億邦動力董事長鄭敏主持,來自無屆創新資本、密爾克衛、世佰跑、易瑞國際等投資機構、數字企業的高管就“產業互聯網跨境的理想與現實”話題展開了先鋒對話,共同為后疫情時代產業互聯網企業面臨的跨境發展問題探尋路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家紛紛認為,在產業數字化的大趨勢之下,越來越多企業的生產制造效率與協同服務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尤其是數字貿易的發展也將邁上新的臺階。
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產業數字化和產業互聯網準入門檻較高,對企業和平臺專業化能力、供應鏈效率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也為企業帶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與會人士認為,疫情三年,國內消費市場疲軟、原材料也因供應問題持續上漲,給普通企業造成嚴重沖擊,而產業互聯網較強的協同能力與降本增效的特性為其迎來巨大發展空間,也成為中國互聯網新的盈利增長點。世佰跑董事長黃建文介紹,2022年世佰跑B2C業務直接下降了2/3,但是B2B業務翻了3倍,也是這一趨勢的真實反映。他認為,伴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產業要想實現持續盈利,深度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