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解熱鎮痛藥品、抗原檢測試劑、N95口罩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情況。
12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舉行“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保障情況”新聞發布會。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正全力以赴做好醫療物資生產,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兩類重點解熱鎮痛藥日產能現已達到2.02億片,日產量達1.9億片,與12月初相比提升都超過了4倍。
王江平強調,總體來看,我國醫療工業基礎堅實,產能產量充足,能夠滿足全國的用藥需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國內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的產能不斷釋放,產量快速提升,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強統籌調配,精準投放,相信人民群眾反映的“買藥難”問題將會逐步得到緩解。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陳志江表示,“兩節”即將來臨,隨著大量人員返鄉,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任務艱巨,市場監管部門將全力做好農村地區涉疫物資“穩價格保質量”工作,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
千方百計擴大企業產能產量
12月以來,防疫政策轉向寬松,在感染者劇增、全民囤藥的推動下,社會對相關藥物的需求不斷加大。工信部組織山東、湖北、遼寧、河南、山西、河北等重點省份750余家重點企業,千方百計擴大企業產能產量,持續提升疫苗、治療藥物、檢測試劑和防護用品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能力,根據各地疫情達峰時間,按照輕重緩急精準調配,全力保障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疫情防控需求。
王江平表示,解熱鎮痛藥品生產供應是當前醫療物資保供的重中之重。針對前期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藥品需求短期激增的情況,工信部立即動員全系統和相關企業,迅速部署、壓實責任、緊抓快干、增產擴能,全力保障重點解熱鎮痛藥生產供應。
工信部印發了《關于迅速增產擴能全力做好重點解熱鎮痛藥品生產供應的通知》,建立重點保供企業白名單,指導企業通過增加生產排班、調整相近產線轉產擴能等措施,開足馬力,24小時滿負荷生產,千方百計提高生產供給能力。
12月1日以來,全國累計生產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兩類解熱鎮痛藥達到了24.88億片,主要的生產大省包括山東、湖北、山西等,其中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的混懸液等最高日產量達到了112萬瓶,主要生產大省包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另外兒童用的氨酚黃那敏等產品的日產量已達到了1570萬袋,保障了各方面的用藥需求。
根據疫情達峰情況,工信部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加強跨省調配,做好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保供。截至12月28日,累計向重點地區跨省調撥布洛芬1.74億片、對乙酰氨基酚6000萬片、抗原檢測試劑超過5.5億人份。
抗原檢測試劑方面,目前我國藥監局已經批準的有47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的試劑產品,企業的日產能已經由12月初的6000萬人份,擴大到現在的1.1億人份,增長了83%,12月1日以來累計生產14.9億人份,供應市場16.7億人份。從抗原檢測試劑生產的量來看,能夠滿足群眾需求。
新冠病毒疫苗方面,目前我國有13款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或者緊急使用,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新冠疫苗生產線,年產能超過70億劑,產量也超過了55億劑,能夠滿足應接盡接的需要。其中,近期獲準緊急使用的4款疫苗,新增產能也超過20億劑,所以新冠病毒疫苗供應充足。
近期針對N95口罩的需求快速上升,工信部也進一步加大了對N95口罩生產的調度,加快企業產能的釋放。調度企業的范圍從12月初的50家擴大到現在的500余家,企業的日產能超過1.9億只,N95口罩可以保證足量供應。
指壓式脈搏血氧儀方面,工信部組織北京、河北、江蘇、深圳等地的工信主管部門和生產企業加大了指壓式脈搏血氧儀的生產供應,日產量也從11月初的11.5萬部提升到超過25萬部。工信部將繼續幫助企業擴大產能,加快滿足市場的需求。
探索建立購藥保障平臺
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格保質量工作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疫情防控大局。市場監管總局充分發揮綜合監管、聯合執法的優勢,加大執法監管力度。
12月以來,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始終保持強監管的高壓態勢,查處了一批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違法典型案例,有力維護了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市場秩序,保障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公布三批28件典型案例,涉及哄抬價格、虛假宣傳、假冒偽劣、虛假廣告等多種違法行為,對不法經營者形成有力震懾。各地在查處案件同時,督促經營者退還多收價款。截至目前,共計向2.6萬名消費者退還多收價款109萬元,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
針對一些地區存在搶購囤藥現象,患者對部分緊缺藥品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工信部會同商務部組織阿里大藥房、京東健康、美團網等大型電商平臺,在天津、石家莊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新冠病毒感染者購藥保障平臺”。目前,平臺已在北京、浙江、河北等11個省市上線運行,投放各類藥品660萬人份,服務近200萬名患者,農村偏遠地區服務人群占80%。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通過實施“新冠病毒感染者購藥保障平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效果:一是實現藥品精準快速投放直達患者。按照“突出重點、精準投放”原則,每個城市選擇1家平臺企業提供服務,減少數據交叉,避免重復購藥。平臺企業開通線上購藥專屬通道,快速調撥配置資源,通過患者信息識別和實名認證,靈活提供在線問診服務,實現藥品精準投放,減少非必要的囤積和浪費。
二是提高訂單響應能力和配送效率。充分發揮電商平臺配送優勢,鼓勵平臺企業調動充足配送力量,采用超常規即時配送模式,優化配送程序,加密配送頻次,加快配送節奏,切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借助互聯網平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及時開展監測分析和趨勢研判,提高補貨備貨精細度,提升藥品應急配送效率。
下一步,工信部將支持電商平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組織電商平臺加快與地方對接,持續優化平臺服務功能,優先保障醫療機構、居家患者、養老院等重點場所、重點崗位的醫療物資供應,加大農村地區藥品投放,不斷提高藥品配送時效,切實保障縣鄉村群眾用藥需求。
保障醫療物資運輸安全高效
人民群眾急需的各類醫療物資,在物流運輸和城市末端配送中,也正在得到有力保障。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在發布會上表示,在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迎峰轉段的關鍵時段,交通運輸部將醫療物資運輸保障作為重點督辦事項,加強統籌部署,做好跟蹤調度,全力以赴做好醫療物資運輸保障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購藥送藥需求。
據王繡春介紹,目前全國鐵路、港口保持穩定運行,民航運量穩步增長,全國公路防疫檢查點已全部撤除,全國關停關閉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和快遞分撥中心全部清零,全國交通物流網絡總體暢通,重點物流樞紐運行平穩,主要物流運行指標穩中向好,各類重點物資運輸安全有序,全國交通物流運行總體順暢有序。
針對部分城市一線快遞員短缺造成末端配送不暢問題,交通運輸部部署重點省市、重點物流企業,加強人力統籌調配,及時補充短缺人員,推進營業網點快封快解,著力打通快遞堵點卡點,優先配送醫藥、防控物資積壓快件。
交通運輸部12月28日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道路水路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保障醫療物資運輸安全高效。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與工業和信息化、衛生健康等部門的溝通對接,及時共享醫療物資生產供應、運輸需求等信息,組織轄區內重點物流企業加強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確定的重點醫療物資保供企業的對接,“一企一策”制定運輸保障方案,強化組織調度和運力儲備,做好保供企業關鍵物料和產成品運輸保障。
王繡春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聚焦醫療物資運輸需求,促進供需對接、保障高效通行、優化中轉轉運、暢通末端配送,全力保障疫苗、抗原檢測試劑、藥品、口罩等醫療物資運輸供應,確保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平穩有序。特別是根據全國疫情防控需要,督促各地充分發揮大型骨干物流運輸企業作用,強化區域人力調配,及時補充中小城市、農村地區一線從業人員力量,確保醫療物資運輸不斷鏈,通過安排員工輪崗、錯峰休假等方式,確保春節醫療物資運輸不中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