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余夢迪
【場外聲音】
市民李祥:
我是一名產業工人,來南京已有十余年,并已在此定居。現在有不少企業較難招到人,很多年輕人不愿意來工廠工作,來了也沒有歸屬感。希望南京可以出臺相關措施,壯大技術工人隊伍。
【委員回應】
市政協委員丁朝龍:
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也需要一流的技術產業工人。我國現有約2億名技術工人,他們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南京現有的落戶政策,外地人(含產業工人)落戶南京主要有人才落戶、積分落戶、四區落戶等3種方式。
產業工人是城市人口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建議,南京可以借鑒外地做法,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比如天津市為增強濱海新區人口導入能力,引導人口合理布局、有序流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其中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落實支持“濱城”建設若干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明確“鼓勵新區產業工人在‘濱城’落戶”,在新區正常經營的企業工作,且在該企業連續正常繳納社保滿1年的居民(同期外省市1年無社保記錄),由個人和企業共同提出申請,可在新區落戶,其中,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的直接落戶(不得注冊高中、職高及以下學籍),超過35周歲的須在新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希望南京可以放開江北新區等新主城產業工人落戶政策,以人性化服務留住年輕的產業工人,助力產業工人在南京成家立業,不斷提升產業工人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