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首家新設的外商獨資證券公司獲批成立。
1月19日,證監會核準了渣打證券的設立申請,中國金融行業加速對外開放又落一子。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外資券商在華展業空間巨大,一方面,我國超大經濟規模體量和巨大市場潛力,資本市場發展快;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海外投資者與國內投資者雙向配置資產占比仍低,人民幣資產與國際主要資產相關性相對低,未來外資跨境投融資服務空間大。
外資行控股券商“落子” 渣打證券獲批
渣打證券屬于首家新設的外商獨資證券公司,百分百由渣打銀行控股。根據證監會批復內容,渣打證券公司注冊地為北京市,注冊資本為10.5億元人民幣,業務范圍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證券資產管理(限于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
業內人士指出,渣打證券業務范圍、定位較為清晰,符合自身優勢。天眼查信息顯示,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在香港成立,目前全資控股渣打銀行(中國)、并持有渤海銀行19.99%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渣打銀行是一家成立于1853年的英國銀行,總部位于英國首都倫敦,1858年就在上海設立了分行。渣打銀行的業務網絡遍及全球60個市場,為來自145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渣打銀行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重合度達到近70%。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持續對外開放,外資券商隊伍漸次擴張。在渣打證券之前已有2家由外商參股變更為外商獨資的證券公司,包括高盛高華證券、摩根大通證券。當前法國巴黎銀行提交的設立證券公司申請也在受理中。
談及外資行布局我國證券市場的原因,周茂華認為,我國加快推進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一方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外資看好我國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巨大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外資充分發揮其在國際業務、風控、產品創新、人才培養、管理等方面優勢,為境內市場主體提供跨境投融資服務等。外資加緊布局國內券商投行業務,反映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同時,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外商在境內投資展業創造良好機遇。外商投資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中國居民理財需求。
金融開放提速 外資機構準入常態化
自2020年4月1日起,中國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份比例限制,外資行紛紛考慮在華設立機構。
202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限制,豐富市場供給,增強市場活力。減少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和開展相關業務的數量型準入條件,取消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的總資產要求,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的經營年限、總資產要求。擴大投資入股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機構的股東范圍,取消中外合資銀行中方唯一或主要股東必須是金融機構的要求,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
制度的開放讓外資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準入常態化,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明確了要保持開放定力,堅定不移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周茂華指出,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加快完善法律制度、監管規則,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同時,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壓力測試,不斷豐富、優化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將金融活動、金融機構和市場、金融基礎設施等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有效防范金融順周期、跨市場傳染等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制度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必將進一步促進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體經濟全面好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