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日訊 “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近年層出不窮。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廣州謝女士反映,春節期間她10歲的孩子使用她手機登錄了他人的QQ號玩”香腸派對”游戲,在2小時內充值了2100余元。得知情況后,她欲申請退款,由于孩子用的是他人的QQ號,導致實名認證一直未獲通過,聯系在線客服未果,她通過搜索找到了一個“香腸派對退款全國客服電話”。對于退款問題,對方表示需要確保賬戶中有1萬元以上的余額才能激活“企業賬戶”、申請退款。
然而轉賬次日,謝女士就接到了反詐中心的電話,再撥打要求她轉賬的“人工客服電話”,一直無法接通。游戲所屬的心動網絡在線客服表示,公司不會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在申請退款的時候也不會提供用戶充值金額的信息,建議盡快報警。關于謝女士孩子用他人的賬戶在香腸派對充值的情況,客服人員稱需賬號實名人聯系他們進行咨詢,客服會和實名人進行溝通退款。
官網顯示,心動網絡是國內極具知名度的游戲公司,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旗下業務涉及游戲研發運營、動畫制作、偶像娛樂等多個產業。
2020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法發〔2020〕17號)。其第一項關于合同案件的審理中的第9條顯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