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特定客戶”影響持續,歐菲光(002456)預計2022年虧損至少40億元,虧損總額或比上兩個年度的虧損總和還要多。盡管歐菲光在虧損“泥潭”中努力抽身,投身多個領域的創新業務,不過提前加大研發投入使得虧損業績“雪上加霜”。
“失客”事件負效應持續
預虧至少40億元、或超上兩年虧損總和
2022年,歐菲光業績持續受到“丟失特定客戶”事件影響。其近日發布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41億元至52億元,而上兩年即2020年、2021年凈利潤分別虧損19.45億元、虧損26.25億元。可見,歐菲光在2022年虧損幅度或將超過上兩年的虧損總和。
對于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歐菲光提及幾點原因,其中包括“丟失特定客戶”事件的影響,即“受特定客戶終止采購關系的影響,2022 年與特定客戶相關的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同時承擔了與其相關的在終止采購關系后所發生的固定運營成本”。
2021年3月16日,歐菲光曾公告,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境外特定客戶的通知,特定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關系,后續公司將不再從特定客戶取得現有業務訂單。2019 年經審計特定客戶相關業務營業收入為 116.98 億元,占 2019 年經審計營業總收入的 22.51%。同時,經公司初步估計,截至 2020 年12 月 31 日,相關設備資產賬面價值約為 32.82 億元(未經審計),約占公司 2020年 12 月 31 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未經審計)的 31.78%。
另外,歐菲光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披露,公司對與特定客戶業務相關的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重新估計相關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進行減值測試,根據評估結果,計提與境外特定客戶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及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26.09億元。
可見,“失去特定客戶”事件對歐菲光而言,影響顯而易見。
同時,歐菲光表示,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還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包括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固定成本攤銷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因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造成公司匯兌損失增加,對報告期內的利潤產生了一定影響。另外,為聚焦區域化發展,提升公司的生產效率及整體運營效率,公司對園區進行整合,相關整合費用對本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此外,公司相關參股公司報告期內經營出現虧損,導致公司承擔相應的投資損失等。
手機市場“寒風凜冽”
創新業務提前加大研發致業績“雪上加霜”
據歐菲光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及新領域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光學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及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等,廣泛應用于以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及智能VR/AR設備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其中,光學光電產品營收占比達70.93%,微電子產品營收占比達18.78%,智能汽車類產品營收占比僅7.66%。可見,目前,對于歐菲光而言,其營收貢獻主要來自光學光電產品以及微電子,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即智能手機領域的市場冷暖,直接關乎歐菲光的業績高低。
對于2022年預虧至少40億元,在分析原因時,歐菲光指出市場環境因素表示,第一,因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全球疫情反復、短期內下游終端市場消費需求放緩和 H 客戶智能手機業務受到芯片斷供等限制,公司部分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導致經營性虧損;第二,受終端市場需求放緩影響,公司相關產品出貨量大幅減少、產能利用率下降,對公司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減值測試,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手機市場方面,IDC中國近日發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據悉,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292萬臺,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86億臺,同比下降13.2%,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據北京日報報道,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分析,固然2022年的疫情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影響很大,但本質上來看,疫情的影響只是起到一個雪上加霜的作用。畢竟在2020年疫情發生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就已經開始連續下滑,疫情的發生只是促使下滑幅度更大。所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連續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整個行業一直以來所認知的:市場飽和,換機周期加長;技術發展遇到瓶頸,新品創新不足;5G推動作用低于預期,缺乏新的殺手級應用;產品質量越來越好,性能過剩等各種因素;以及疫情導致的消費者收入下降,消費信心不足等問題。
而對于高度“依賴”手機市場的歐菲光而言,尤其是失去特定客戶后,其轉型步伐走得更迫切。不過,創新業務對于目前的歐菲光而言,業績貢獻似乎還談不上,倒是提前加大的研發投入對于目前的虧損可謂“雪上加霜”。歐菲光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公司目前正推動戰略升級,大力發展智能汽車、VR/AR 及 IoT 生態等新領域創新業務,提前加大研發等投入,對本期業績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到7.1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9.16%,布局領域涉及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和新領域等。不過,2022年整年度的研發投入情況還得有待歐菲光后續披露的年報才能見分曉。
新的一年,歐菲光能否通過轉型,在虧損“泥潭”中抽出,扭虧為盈,市場亦比較關注。
近期,歐菲光在回復投資者有關2023年能否盈利時表示,公司以光學產業穩健發展為基礎保障,加速發展智能汽車及新領域等創新業務,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開拓新市場,構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板塊的業務架構體系,提升自有完整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光學服務。同時,公司將緊緊圍繞“聚焦核心、創新驅動、夯實基礎、行穩致遠”的發展思路,通過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持續優化公司內部資源配置和業務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力爭提高公司整體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