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深、持續時間之長,在建國以來同類型公益活動中十分罕見”。 這是社會各界對“同心· 共鑄中國心”的一致評價。
2008年,步長制藥發起成立“同心· 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用于“老少邊窮”地區心腦血管疾病救助救治。
作為醫藥龍頭企業,發展紅利的獲得者。步長制藥始終不忘初心,以慈善公益之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推進。
商譽減值包袱落地,輕裝上陣未來可期
根據公告顯示,步長制藥2022年年報預虧主因系計提兩家子公司通化谷紅、吉林天成的商譽減值準備。據《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的通知》,對于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3年內(2020年-2022 年)逐步消化。2020 年以來,通化谷紅產品谷紅注射液,吉林天成產品復方曲肽注射液、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陸續調出各省級醫保目錄。報告期內,產品調出各省級醫保目錄及疫情等因素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因此公司擬對公司子公司通化谷紅、吉林天成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約300,000萬元到340,000萬元。
所謂商譽,通俗而言就是上市公司購買一家公司時超過該公司凈資產的溢價,也就是多花的錢。商譽越高代表著企業在進行收購活動時,對被收購公司未來價值的期許越高。步長制藥以較高溢價收購兩家公司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對通化谷紅產品谷紅注射液,吉林天成產品復方曲肽注射液、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的看好。
“此次步長制藥出于謹慎原則對旗下子公司進行商譽減值計提,對于公司業績和股價短期而言造成了壓力,但只要調整得當,壓力會轉化為動力,長遠來看更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聚焦新的戰略目標,未來業績修復可期。”
步長制藥此前已在歷年年報中多次提及“如果吉林天成、通化谷紅未來經營狀況未達預期,則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若集中計提大額的商譽減值,將會對公司的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由此可見,步長制藥很早就意識到了商譽減值可能對公司帶來的風險。
實際上,財務報表上的商譽減值是一種常見的財務處理方式。它只是減少了財務報表上的凈資產,對其他科目并不產生影響,也不影響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現金流和償債能力。從2022年半年報及三季報公布的數據來看,步長制藥的經營情況良好,手中掌握著極為充裕的現金流,此次商譽計提也是公司對此前存在的歷史問題集中釋放,甩掉歷史包袱,有利于公司調整發展重整旗鼓,輕裝上陣。
新征程上續寫公益新篇章
步長制藥深知只有藏富于民才是真正的富裕所在。
步長制藥董事長趙濤認為:“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我們必須承擔起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堅持職企共贏,用心做企業,用愛做慈善”。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2022年,步長制藥已累計納稅65.36億。
自成立以來,步長制藥累計全國納稅278.31億元,其中山東園區合計23.08億、東北園區合計19.96億、陜西地區15.51億、保定天浩4.85億、邛崍天銀1.67億。為地方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多年來,“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足跡遍布全國五大藏區,來自全國的2.2萬名專家、教授,在高潤霖院士、張伯禮院士、郎景和院士、陳香美院士等的帶領下,為51.4萬人次藏族及少數民族同胞提供免費醫療救助與全程免費手術;“兒童先心病”篩查達27,750人次、確診2,171人、已免費手術1,475人;腦癱患兒免費手術100余人;免費白內障患者手術9,500余人;肝包囊蟲病篩查11,339人次;在藏區設立四個健康學院和健康大講堂培訓點,組織培訓450多場,培訓當地醫務人員和農牧民15萬人次。通過捐贈和志愿服務等方式幫貧濟困、參與興辦公益事業的三次分配,促進了社會和諧。
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賦予了新的任務使命。
面對新時代的新號召,在考慮自身利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步長制藥始終將“聽黨的話,走社會主義道路,尊重各級政府領導,遵紀守法經營”的政治理念放在第一位,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做到“先富幫后富”,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新思路,創新精準扶貧新形式,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從實際出發,進村入戶,精準發力扶貧脫困。
12月下旬,《證券市場周刊》主辦的2022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水晶球評選榜單在成都發布,步長制藥榮獲“最具社會責任(ESG)上市公司”榮譽。水晶球評選至今已經舉辦16屆,在資本市場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影響力。
利好政策頻出,行業持續景氣可期
近日,國家中醫藥局、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印發《“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
事實上,近年來,中醫藥支持政策不斷落地。
2022年1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中,目標就提到了要為“十四五”時期,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打造10個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品牌項目,建設50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頒布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
據了解,2021年中藥申報數量為1371個,同比增長190%,達到近6年中藥申報數量的巔峰,批準12個中藥新藥上市,批準數量創新高。
頭豹研究院稱,隨著行業標準、機制體制和服務體系的建立完善,醫保支持中醫藥和基藥目錄986政策等加速落地,預計到2025年,中國中成藥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
今年1月4日,國家藥監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全面加強中藥全產業鏈安全管理、全過程審評審批加速、全生命周期產品服務、全球化監管合作、全方位監管科學創新,全面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進度,并提出了九項相關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對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及流通環節進行監管,其目的是為了規范行業標準,進而促進發展。
浙商證券研報稱,在中藥飲片與配方顆粒方面,該政策再次強調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的審批管理與規范,并明確強調加快飲片和顆粒的國標發布進程,此舉有望幫助行業快速實現擴容。
中醫藥政策利好頻出,政策對于中醫藥行業的強力支持,未來行業持續景氣可期。
步長制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弘揚傳承中藥文化,結合現代科學不斷研發、與時俱進。截至目前,步長制藥多款產品已經進入國際市場,覆蓋東南亞、北美、中亞、東歐等市場。
未來,步長制藥將持續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努力承擔社會責任,成功打造為優秀民族品牌,推動中醫藥邁向世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