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著名學者喻國明微博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科奠基人黃達于今日早上8點10分逝世。享年98歲。黃達的逝世是中國金融學科一個時代的終結。不少人在微博上悼念黃達。
黃達2011年6月1日獲得首屆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他編寫的金融學科教材《貨幣銀行學》、《金融學》等已成為經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金融學子。
黃達逝世
喻國明在微博上表示,驚聞敬愛的黃達老師今天早上8:10仙逝,享年98歲,中國金融學科一個時代的終結。深切悼念黃達老校長!
他稱:“記得1980年人大迎接校慶布置給我們這些在學的新聞專業的學生采訪校內幾位知名教授的任務,我的采訪對象就是時任財政系主任的黃達教授。黃達老師聽了我的來意,不厭其煩地仔細回答了我的一系列問題,當我提出希望他提供一兩個研究細節的時候,他笑瞇瞇地說,有很多啊,講個通俗一點的吧,我讀白居易的《賣炭翁》,就注意到其中那句‘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我年輕時覺得那官家給的‘半匹紅綃一丈綾’能做什么呢?學了金融學再結合歷史,就知道那其實不是做衣服原料,而是當時的一種通用的代幣形式。我在后來寫成的專訪中特地使用了這個細節,發表在當年的中國人民大學校報上。僅以此文悼念我們的老校長黃達先生。”
公開信息顯示,黃達1925年2月22日出生,天津市人。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起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1988年任首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1991年11月至1994年6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黃達于1946年就學于華北聯合大學政治學院財經系,不久轉為該院研究生。194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53年起,他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職。
從1983年起,黃達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1991年11月至1994年6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同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還曾任任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等職。2011年6月1日,獲得首屆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
2022年8月30日,人大新聞網發布了一則消息《張東剛書記看望黃達老校長》。消息稱,8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看望黃達老校長,副校長朱信凱陪同看望。張東剛關切詢問了黃達的身體和生活情況,高度贊揚黃達老校長作為老一輩教育家求真務實的治學風范、實事求是的精神風骨、立德樹人的教育情懷,感謝他為學校建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消息表示,黃達格外關心學校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他深情回憶了自己在中國人民大學求學執教、任職辦學期間的動人往事,并向張東剛贈送《憶舊紀年》《黃達學術自傳》《黃達傳略》《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等個人著作。其中,《憶舊紀年》一書回溯了黃達整個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求學、探索社會、走上革命道路、參加新中國建設的完整經歷與心路歷程,蘊藏著大量寶貴校史資料,充分展現了老一代人大學者深厚的人大情懷。黃達表示,衷心希望學校越辦越好,取得更大進步,創造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新的更大成績。
編撰《金融學》《貨幣銀行學》教材
黃達致力銀行貨幣、金融學研究超過60年,對新中國金融學科的創建作出了卓越貢獻。
有人稱他為:“中國貨幣理論研究及開拓者”、“中國金融學奠基人”,但自詡為“土法上馬”、自學成才,從馬克思主義轉向貨幣金融研究的黃達更看重自己教書育人的成就,“要在中國的講壇上,結合中國實際,面對中國學生,講授先進的貨幣銀行學”,是他最大的愿望。
與很多“著作等身”的學者相比,黃達自稱“只留下四本教材”——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80年代中期的《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90年代的《貨幣銀行學》、21世紀初的《金融學》。
黃達編寫的第一本統編教材,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流通與信用》。由于封面為藍底色,學生都叫它“藍皮書”,闡述了貨幣流通與信用的基本理論與業務知識。1981年,黃達編寫了《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這本書也因封面底色而被稱為“黃皮書”。書中結合社會主義實踐對計劃經濟中的貨幣、資金、財政、金融關系進行了闡述。
2004年,黃達主編的《金融學》出版,這是中國金融學科發展中又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教科書。這本書是黃達花費數年心血研究界定的寬口徑“金融”為范疇,與現代金融業的迅猛發展同步,充分吸收國內外金融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立足中國實際搭建的金融學科基礎理論框架。這個新的框架取西方金融與中國金融之精華,融傳統金融與現代金融于一體,以邏輯和歷史的線索交織金融原理與實踐發展,以現代貨幣創造機制聯結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以原理闡釋和問題討論貫通理論金融與應用金融,精巧地架構起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學科理論殿堂,代表了同期中國金融學科基礎理論教學的最高水平。
責編:李雪峰
校對:李凌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