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隨著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卓瑪才讓,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著名作家何建明共同為新書揭幕,茅臺集團與作家出版社共同滋養的一枚茅臺文化碩果——《茅臺——光榮與夢想》新書在充滿生機的雨水節氣揭開面紗,向陽出發。
《茅臺——光榮與夢想》在北京飯店揭幕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卓瑪才讓,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茅臺集團老領導季克良,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周國平,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小說選刊》主編徐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評論家白燁,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胡平,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張陵,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副主任李朝全,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黃賓堂,著名文學評論家,《詩刊》雜志副主編霍俊明以及本書作者、著名作家何建明等出席發布會。
《茅臺——光榮與夢想》首次披露茅臺70年乃至百年奮斗征程的可貴記憶,是繼茅臺輝煌70年主題展覽后,茅臺又一次不是以產品而是以文字歷史形式全景式描繪茅臺酒誕生和發展歷程,堪稱是對茅臺濃郁醬香外的精神醇香之禮贊。
在“雙翻番、雙鞏固、雙打造”,以“美”為戰略的大集團一盤棋元年,新書的發布為“文化茅臺”建設又添一重磅文化符號,以文化聚合發力,為推動茅臺高質量發展構筑了強勁有力的“文化新力量”。
▋ 全面、真實、客觀,何建明“發現了茅臺”
“茅臺的奮斗史、創業史,就是一部中國民族企業的發展歷,從100多年前茅臺村的農家酒到享譽國際的中國名酒,不足萬元的小作坊到名列世界前茅的企業巨頭,茅臺本身就是一部奮斗的傳奇和精神的史詩”,胡邦明如是說。
胡邦勝致辭
據悉,《茅臺——光榮與夢想》全面、真實、獨家、客觀的記錄了茅臺酒的誕生和發展史,呈現的是一個真實的“茅臺”。本書由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八、九屆駐會副主席,當代報告文學領軍人物何建明創作,國家級大型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
為能夠全景式展現茅臺奮斗發展史,何建明在動筆前兩年多次深入到茅臺酒廠各個車間甚至高粱種植基地,深度挖掘茅臺“秘密”、探索茅臺精神,答題“為什么是茅臺?”。
“釀酒車間的一個生產房就要比制曲車間看上去大一倍。生產房兩頭各有一組出酒的酒甑,中間是放糟的酒窖,酒窖則用來等待酒醅的發酵。這期間,釀酒工人和師傅們就要在車間不停來回、按時按批次地投入酒醅和蒸酒……這正是釀酒車間的主要工作”,何建明在發布會上生動講述自己在釀酒車間看到的場景。
何建明表示,他在創作期間多次到茅臺采訪中國釀酒大師、茅臺老領導季克良等茅臺集團元老、技術骨干、一線工人,獲得了不少能夠揭開茅臺本質與茅臺精神的獨家素材,將“茅臺”的歷史書寫得淋漓盡致。
卓瑪才讓致辭
從茅臺自用料、釀制、取酒,再到勾兌、貯存,全天候觀察茅臺酒廠工人們的工作日常,到茅臺檔案館抄寫、整理,摸清“茅臺”誕生初期的原始狀況及后續發展脈絡,當看到了大量從1953年起的茅臺酒廠文件資料時,他說:“我覺得我發現了茅臺”。
《茅臺——光榮與夢想》是一部非同尋常的中國報告。何建明認為,報告文學是講好中國故事最好的、最直接的一種文體,是真人真事,既要經過文學的考驗,也要經過當事人、主人公或者單位、時代的審核,一部好的報告文學背后的故事不亞于它所呈現出來的內容。
何建明發言
卓瑪才讓表示,何建明作為中國報告文學界的領軍人物,他的寫作既著眼于大主題、大題材,表現出時代的大氣象,充滿了家國情懷;又貼近生活、觀照現實,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豐富飽滿的人物故事。正是這種扎根人民、扎根現實的創作態度,才創作出如此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 35萬字,茅臺品牌故事再豐富
《茅臺——光榮與夢想》也是一部非同尋常的中國故事。
高粱、小麥等釀造原料的生產成熟,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5大工法、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五年一輪、百次盤勾、自然酯化、香味聚合,這是茅臺的自然故事;漢武帝盛贊“甘美之”、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摘得金獎、1935年西南物資博覽會上斬獲“特等獎”,榮和、恒興、成義三家燒坊興衰變遷,是時間滋養出的茅臺文化故事。
專家代表講話
70余年乃至百年來,在一次次故事的發生中,茅臺品牌不斷豐富、不斷增添光彩。《茅臺——光榮與夢想》的誕生則是用35萬字,40余張珍貴圖片,獨家歷史資料,詳實的數據,生動的語言揭露了茅臺這瓶東方美酒的釀造“秘密”,講述了中國民族企業茅臺的奮斗歷程,為大家回憶過往,共赴山河提供源源動力。
發布會上,專家代表白燁、胡平、張陵、黃賓堂也分享了自己對《茅臺——光榮與夢想》的感受。
“他在書中不滿足于紀實,甚至加入了很多對茅臺精神的探索以及哲學方面的探索,這成為了《茅臺——光榮與夢想》中的精華。”專家胡平評價道。
黃賓堂認為,茅臺酒對于大多數讀者來說,更多存在于感覺系統當中的單向感覺系統,何建明通過多變的,表現力強的幾套敘述文筆,將茅臺的機理變的有形有神可促可改,使整個文本充滿質感,具有很高的知識含量和文學感染力。
對此,專家白燁也贊同何建明多變的敘事手法,他認為,作者帶著好奇心的姿態追問,使讀者能看到比別的作品更多一層內容,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還有觀點認為“《茅臺——光榮與夢想》做到了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層面上去講述一個企業。揭示了茅臺作為一個商品背后的文化魅力。”專家張陵如是說。
酒業專家肖竹青評價“茅臺的歷史是半部中國國企成長歷史的縮影”,今天此書的發布揭秘了茅臺酒廠的歷史,能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茅臺歷史,提升茅臺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更能擴大茅臺品牌的影響力。
《茅臺——光榮與夢想》在今天發布,正是一場為美而行的著書問道,以此為起點,茅臺在創新酒文化新表達的同時,也用文化鏈接消費者,力爭文化破圈,提升民族品牌的影響力與張力。后續,茅臺集團將繼續攜手何建明、作家出版社在全國范圍內線上線下全面鋪開對《茅臺——光榮與夢想》的新書推廣活動,邀請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參與。正如卓瑪才讓所言,茅臺的“美”,亟待更多像建明先生這樣的文學大家去發掘、去研究。
據悉,茅臺還將在巽風數字世界開辟圖書訂購渠道,以數字文明之美展示茅臺文化之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