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京建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與金蝶共建的業財一體化系統(一期)開發項目驗收,實現云南京建軌道數字化轉型及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提升;金蝶簽約齊心集團(002301),助力財務數字化戰略落地;廣州港(601228)集團財務系統借助金蝶的平臺優勢推進財務數字化轉型升級,并取得顯著成效……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金蝶公布了多個項目簽約和驗收工作。
近年來,企業數字化變革成為熱點,而信創產業作為國家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基礎,也成為了“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在這一領域內,金蝶作為國內軟件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如何不斷“蝶變”,在行業內成為佼佼者之一。
用數字化手段與外部建立更廣泛和深度的鏈接
從1993年到2023年,從傳統財務軟件起家的金蝶經歷了30年的發展,如今金蝶旗下云服務產品包括金蝶云·蒼穹、金蝶云·星瀚、金蝶云·星空、金蝶云·星辰等。金蝶通過管理軟件與云服務,已為世界范圍內超過740萬家企業、政府組織提供服務。
如何將一家企業發展壯大并保持活力?
“每個人在每一秒中有很多的起心動念,每一個起心動念就是你的境界和格局。比如說數字化管理到底為了誰?如果是為了產業、為了客戶、為了社會的進步,這就是境界和格局,如果是為了自己,那么你的境界格局就小了。”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說。
徐少春認為,數字化時代,企業不再只關注內部的資源計劃,而需要用數字化手段與外部建立更廣泛、更深度的鏈接。如在2019年Gartner在《ERP 步入第四階段 – 超越后現代 ERP》中首次提出EBC(企業業務能力)后,金蝶果斷丟掉自己擅長的ERP,轉向EBC,后又將其發展成為組裝式EBC,幫助企業打造由數據驅動業務的能力、鏈接和服務客戶的能力、鏈接和賦能伙伴的能力、鏈接和管理萬物的能力、鏈接和賦能員工的能力,助力企業在數字時代實現敏捷創新,韌性成長。
產品研發上,金蝶打造出國內首個云原生架構的企業級PaaS平臺金蝶云·蒼穹,并將其獨創的動態領域模型KDDM嵌入其中,解決了企業級軟件研發效率、一致性、安全、共性與個性、IT資產化等一系列難題,幫助企業從業務場景出發到敏捷IT落地的全過程實現。
于是,基于對客戶和行業的精準洞察,越來越多大型企業乃至500強企業,最終都選擇與金蝶攜手,共同推進數字化轉型。
一個典型的案例:去年,金蝶承接了山西國資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國運”)人力資源數字化系統項目。山西國運涵蓋3家世界500強,20家上市公司,4566個法人產權主體,總員工多達110萬。該項目業態跨度大、復雜度高甚至超過了金蝶與華為共建的人力資源項目。但客戶對金蝶的印象一直非常良好,這得益于在交付中的另一個項目——投資系統。客戶相關總負責人曾表示,在他們的八大系統平臺項目中,金蝶投資系統交付滿意度是排在第一,這也是其選擇金蝶接手HR項目的重要原因。
可現實的問題是,原先計劃10個月完成的工作,留給金蝶的時間只有5個月,而客戶早已經向相關部門承諾了“半年見成效,一年成體系,兩年全覆蓋”的系統整體建設目標。
于是,一場大規模的資源調配在金蝶內部啟動:兩周內,數十位顧問趕赴項目現場,總部研發、現場業務、機構等各部門齊心協力,加班加點追趕進度;另一方面,項目內部采取了統一項目目標,討論項目成功定義,每個月的月度總結開放式提問等方式,讓不同部門的人員能夠快速統一起來形成合力,提升效率,很多關鍵問題甚至每天一次溝通,每三天一次大方案、大管控模式討論。
經過近2個月的努力,項目最終按時順利上線。上述客戶項目總負責人感嘆道,“HR項目無論從國運端還是18家省屬企業端都非常滿意,在八大系統平臺中首屈一指。金蝶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讓我們看到了金蝶的執行力。”
事實上,國企數字化改革的市場前景巨大。近日國資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投資管理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
招銀國際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自2022年ERP被列入信創的核心方向以來,約有40000家國資背景的企業需要在2023年內提交各自的信創項目規劃。軟件國產化替代正在提速,信創為公司提供滲透到國央企和大型企業的機會。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蝶將以客戶為中心的初心貫徹到產品研發和項目的實施交付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秀成果。根據金蝶公布的2022年半年報數據,金蝶EBC已經覆蓋了51.2%的中國500強企業,累計幫助122家企業完成國產化替代。
不斷推動客戶服務變革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數字經濟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的新經濟形態。同時,規劃提出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5%,強調推動企業上云、推進云網協同與算網融合發展。
在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企業自身如何發展成為關鍵。據了解,金蝶是國內最早開始向云訂閱模式轉型的軟件廠商。但云服務時代來臨,傳統軟件企業向SaaS訂閱模式轉型,首先要摒棄的就是“端產品”思維,產品從研發到交付,一切都要以客戶為中心,否則就會面臨客戶不再續費,沒有收入的窘境。以客戶為中心很容易理解,但真正要做起來卻是很難。
徐少春說,在決定將金蝶的戰略瞄準訂閱模式后,一直在探索如何讓全公司都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他認為,傳統IT服務模式,很難直接抵達客戶,董事長更是離客戶太遠。因此,這場變革最大的特點,是以董事長為表率直達客戶,進而實現人人直達客戶。
2018年10月份,徐少春個人號正式推出,旨在與金蝶服務的數百萬家企業的董事長建立“心與心”的鏈接。數據顯示,2022年,徐少春個人號共收到了超過2.2萬個消息咨詢,收到客戶表揚400多次,個人號滿意度超過90%,每一條客戶留言徐少春幾乎都會看。
用個人號推動金蝶服務體系的變革,開始傳導到其他部門,倒逼研發體系、營銷體系、交付體系乃至整個公司的變革。如今,客戶通過徐少春個人號反饋問題,可以直達研發團隊,這樣不僅能更快地幫客戶解決問題,更能讓研發團隊更加精準地了解客戶真實需求,為產品優化升級打下基礎。
同時,徐少春也確定了新的經營哲學:企業經營者對成長的渴望,就是金蝶的奮斗目標。
轉型即轉心。從問題的本質出發,讓全體金蝶人對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高度認同并踐行,成為了徐少春及金蝶的“解題思路”。
時至今日,國內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選擇眾多,想要脫穎而出,拼的不僅是理念、產品和技術,更需要強大的執行力和卓越的服務意識。徐少春認為,如果格局是為了客戶成功,為了中國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那么一切問題和阻礙都不難解決。然而只有金蝶一家還遠遠不夠,建設數字中國,需要更多的企業匯聚一起,助力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