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作為全國“兩會”后首個國家級大型國際論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中國向國際社會傳遞政策主張,展示改革發展成就,加強與世界雙向對話溝通的重要平臺。
本屆論壇以“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為主題,邀請全球政商精英齊聚京城,就如何應對全球挑戰、加快世界經濟復蘇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中國乳業龍頭伊利再度受邀參會。
在經濟峰會上,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張劍秋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了伊利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共同繁榮的經驗。他表示,構建社會型企業,行業龍頭要明確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建設共贏共富的“產業鏈”,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圈”,推動各行各業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同繁榮,引領新時代的商業文明。
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張劍秋在論壇現場發表演講
共贏“產業鏈” 打造乳業共富樣本
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各國都面臨著復蘇經濟、促進就業、消除貧困等諸多現實挑戰。消除貧困是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中國企業作為中國“減貧”道路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乳業龍頭伊利正是這樣的行動典范。2021年伊利“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作為中國乳業唯一入選案例被收錄《中國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企業的減貧思路和行動。
資料顯示,近年來伊利在內蒙古、寧夏、甘肅、黑龍江、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打造現代化奶產業集群項目。其中,呼和浩特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已在2022年7月正式投產,預計到2035年,可實現年GDP貢獻達1982億,直接及間接就業人口超過35萬。伊利在“產業基地精準扶貧”的基礎上,通過產業集群項目的建設,帶動一二三產業鏈協同發展,并與上下游合作伙伴通過技術、金融、人才等多方面的利益聯結,幫扶帶動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成長。2014年至今,伊利已帶動全國560多萬養殖戶和農牧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綠色“生態圈”引領乳業低碳未來
“可持續的能力,代表了企業未來的領導力。”2007年,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就提出“綠色領導力”,2009年又將之升級為“綠色產業鏈”戰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面向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伊利建立了“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三級目標體系”,實施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在上游,伊利積極打造集約型牧場、帶動合作牧場開展碳盤查,推動上游綠色發展;在中游,伊利從碳排放管理、能耗管理等方面推進綠色制造;在下游,伊利倡導綠色消費,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引領消費者積極參與到減碳的行動中。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伊利明確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在2022年制定《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發布《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路線圖》,承諾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伊利還在持續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圈”,與43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成立“零碳聯盟”,共享降碳成果、共擔綠色責任。
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人類生存之道,更是企業長青之道。在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的大變局下,伊利樹立“全面價值領先”目標,堅持將可持續發展融入企業戰略,堅守品質、擁抱責任,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贏,引領行業“讓世界共享健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