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第十一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3)在北京開幕。ESIE2023由中關村(000931)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能源研究會和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聯合主辦。
此次峰會以“共謀電力新機制,共創儲能新時代”為主題,沿襲會、展、賽“3+N”融合互動的形式:通過峰會論壇匯聚政府機構、儲能企業、科研院所、電網公司、發電集團、系統集成商、能源服務商、儲能技術及設備供應商等各界精英,共同探討儲能未來趨勢;通過展覽集中展示儲能技術在上中下全產業鏈的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精準對接產業需求;通過創新大賽發掘前瞻性技術和創新性商業模式,展現行業頂尖水平,鼓勵企業攀登儲能高峰。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為
開幕式現場,大咖云集,來自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科學院、中國民生銀行(600016)等單位的領導和嘉賓紛紛發言,暢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的儲能新機制等問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為主持開幕式。
據悉,開幕式線上直播在線觀看超100萬人次,線下會場座無虛席,預計將有10萬人次行業同仁齊聚。
開幕式上,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副局長、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重磅發布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已經連續發布13年,此次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對2022年主流國家和地區的儲能市場規模、典型項目、廠商排名、政策、電力市場規則、標準、投融資等方面進行了更新與分析總結,并對未來市場發展機遇及規模進行了預判。
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37.2GW,年增長率15%。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占比首次低于80%,與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6.8個百分點;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45.7GW,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年增長率80%,鋰離子電池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年增長率超過85%,其在新型儲能中的累計裝機占比與2021年同期相比上升3.5個百分點。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59.8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25%,年增長率38%。抽水蓄能累計裝機占比同樣首次低于80%,與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8.3個百分點;新型儲能繼續高速發展,累計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0GW,達到13.1GW/27.1GWh,功率規模年增長率達128%,能量規模年增長率達141%。
2022年,中國新增投運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5GW,達到16.5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規模9.1GW,同比增長75%;新型儲能新增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7.3GW/15.9GWh,功率規模同比增長200%,能量規模同比增長280%;新型儲能中,鋰離子電池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比重達97%,此外,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飛輪等其它技術路線的項目,在規模上有所突破,應用模式逐漸增多。
此外,峰會還舉辦了頒獎盛典同時為第六屆和第七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進行了頒獎。現場揭曉了“2022和2023年度儲能技術創新典范TOP10”、“2022和2023儲能應用創新典范TOP10”、“2022和2023儲能新銳企業獎”、“2022和2023儲能年度人物獎”、“2022和2023中國儲能杰出貢獻獎”、“2022和2023評委會大獎”以及2023年新增的“2023儲能明日獨角獸”和“2023儲能卓越產品獎”。用以表彰獲獎企業和個人在過去一年里為儲能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推廣等領域做出重大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