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青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常青科技)于4月10日成功登陸上交所。作為A股主板注冊制首批上市企業之一,從受理到掛牌用時僅50天,這不僅意味著常青科技登上了新的發展臺階,同時也代表全面注冊制的推進獲得了里程碑式的飛躍。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常青科技PL-30助劑助力己二腈國產化,支持了化工行業和相關企業解決尼龍66“自給”;α-甲基苯乙烯產品實現了對日本企業產品的替代,打破了美國企業的技術壟斷。
獨家核心技術構造關鍵產品矩陣
常青科技是國內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和專用助劑領域的領先企業。一直以來,公司始終堅持以技術研發作為經營發展的核心,研發方向定位于國際先進、國內空白領域,實現了在其細分賽道內多項關鍵生產技術和工藝方面的突破,開發出多品類特種單體和專用助劑產品。
在技術突破方面,常青科技依靠獨家核心技術構筑了關鍵材料的產品矩陣,并且完成了多種進口替代材料的產品儲備。憑借著多年的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及專用助劑的生產經驗,目前常青科技已掌握乙烯、丙烯烷基化反應、脫氫反應、同分異構體擇型、單體分離、酯化反應及酯交換反應等生產經驗、清潔生產工藝等多項核心技術。
許多關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創新,都離不開常青科技的幾大獨家技術,主要包括“特種單體中間體一步法合成技術”、“同分異構體擇型反應和分離技術”、“特種單體阻聚分離和提純技術”等。
公司的特種單體中間體一步法合成技術、同分異構體擇型反應和分離技術應用于烷基化反應節點和精餾節點,特種單體阻聚分離和提純技術應用于脫氫反應節點及后續分離節點。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產品生產中,公司核心技術在關鍵節點的使用效果良好。
用傳統工藝合成特種單體中間體二乙苯是由乙烯和苯反應生成乙苯,提純后再與乙烯反應生成混合二乙苯,工藝過程繁瑣,生產成本高,且同分異構體比例難以控制;常青科技運用一步法合成技術,簡化了二乙苯生產工藝過程,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常青科技通過運用同分異構體擇型反應和分離技術,可以有效控制自產二乙苯、甲乙苯及儲備產品二異丙苯等的同分異構體比例,從而達到控制特種單體產品中同分異構體比例的目的,并減少因特定同分異構體所致雜質的產生,提高產品的品質。
關鍵材料下游應用廣泛
二乙烯苯作為交聯劑在離子交換樹脂內的含量百分比,稱為交聯度。交聯度是骨架結構的重要元素,也是骨架強度的關鍵。目前,常青科技是國內二乙烯苯特種單體領域的主要供應商,建有2套1萬噸/年二乙烯苯生產裝置(與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共用)。公司基于上述多項獨家核心技術,在產品品質和品類豐富度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僅實現了高品質二乙烯苯的進口替代,還進入國際市場,成為美國杜邦、漂萊特集團和德國朗盛等全球樹脂巨頭的供應商。
α-甲基苯乙烯主要用作改性丙烯酸樹脂涂料、合成香精的生產。除此以外,還可以用于改性ABS樹脂、塑料增塑劑以及有機硅等產品中。相較于傳統“苯酚-丙酮”聯產的副產品α-甲基苯乙烯,常青科技采用異丙苯脫氫直接合成α-甲基苯乙烯,含水量低,酚、酮、醛等雜質可控(可不含),獲得了歐盟統一化學品管理體系REACH注冊,不僅實現了對日本企業產品的進口替代,還實現了國際市場的出口。
另外,常青科技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前瞻性的儲備了二甲基苯乙烯、對叔丁基苯乙烯、2-乙烯基萘、PL-30助劑等多種高品質產品,用于募投項目推廣。如二甲基苯乙烯可應用于更高標準的絕緣浸漬漆,絕緣性和抗耐高壓擊穿能力進一步提升,可用于風電、核電線圈等特殊環境的絕緣處理;對叔丁基苯乙烯可實現玻璃鋼樹脂生產中對苯乙烯的環保性替代;2-乙烯基萘可用于高端光刻膠的生產;PL-30助劑是丁二烯氫氰化合成己二腈生產工藝的重要助劑原料之一,己二腈是生產尼龍66的關鍵原材料,長期被英威達(INVISTA)、奧升德(Ascend)、索爾維(Solvay)、旭化成(Asahi Kasei)等國際化工巨頭壟斷。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內多家企業經長期研發取得了己二腈生產工藝的重大成果,開始了己二腈生產線的投資建設。上述儲備產品亦為填補國內空白的重要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