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光明《教育家》雜志社、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舉辦的職業教育研究與宣傳座談會在京舉行。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春林,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處長劉俊,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研究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姜大源,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研究員、職業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研究會副理事長趙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理事紀建軍,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樹超,河北省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副所長謝勇旗、學大教育集團CEO金鑫以及眾多來自職教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學校代表、企業代表分別在線上線下參會并分享了觀點與建議。
會上,光明教育家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學大教育集團獲授“光明《教育家》職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單位”。同時學大教育集團創始人及CEO金鑫獲任“光明《教育家》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職業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春林在會上發言指出,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前所未有,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大好時期。
職業教育的新發展,激發了職業教育宣傳的新需求。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是國家網信辦最新公布的38家中央新聞單位中唯一一家教育綜合類媒體。近年來,《教育家》雜志加大了在職業教育領域耕耘的力度,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引起了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的關注,受到了學校和企業的歡迎。
教育家雜志社副社長李功毅指出,教育家雜志設立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旨在抓住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機遇,為職業教育改革和質量提升作出新貢獻。新啟動的光明教育家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將在三個方面發揮優勢開展工作:一是匯聚專家學者資源,服務管理決策,服務基層實踐;二是搭建交流展示平臺,總結和傳播先進經驗,激發活力動力;三是開展跨界活動,促進產教融合。研究中心將通過拓展宣傳面、豐富宣傳內容、增強服務的專業性等,更好地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學大教育集團自2001年成立以來,始終銘記“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的教育初心,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理念,積極順應國家政策導向,主動探索創新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機制,在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文化服務等領域,依托完善的人才貫通培養教育體系以及豐富的教學、教研、辦學、運營管理經驗,均構建了完善的項目運營體系,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學大教育集團將職業教育作為公司重點投入和布局。在賦能院校提質增效的同時,幫助職校學生提升文化素質水平,提供多元化升學路徑。如,在職業教育領域,學大教育集團已經在全國多地投資落地了多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助力學校提質增效的同時,幫助中職學生打通升學及成長的人才培養通道。截至目前,學大教育集團已經與國內多所職業院校達成了合作,并參與投資舉辦了東莞市鼎文職業技術學校、大連通才計算機學校,托管了青島西海岸新區綠澤電影美術學校。
其中,學大教育集團聯合紫光集團首次將集成電路、微電子等新興產業技術落地在大連通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填補了國內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專業領域的一個空白。在文化服務方面,學大教育集團陸續在深圳、北京等地建設運營了4-5家句象書店及閱讀繪本館等文化項目。
同時,在產教融合領域,學大陸續與紫光集團、騰訊集團、京東集團等行業頭部企業圍繞產業學院建設、產教融合、新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達成了深入合作。
未來,學大教育集團將繼續堅持政策導向,以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融入到國內教育文化、教育改革發展的浪潮中,攜手更多行業伙伴、地方機構共同締造教育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學大教育集團會繼續加大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供給,持續構建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及產教融合、職業技能培訓為主體,相互銜接、協調發展、開放兼容的學大職業教育體系,肩負起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面實施的使命。
2023年是加快構建融通融合融匯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的新開始。本次獲授“光明《教育家》職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單位”,學大教育將積極共建、共創、共享,探索職業教育發展新通路。學大教育集團CEO金鑫作為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也將帶領學大教育集團,通過研究中心舉辦的研討會、校企交流等活動,分享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成功經驗,充分開展交流溝通與資源互享,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