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下,北京市金融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基金業協會聯合發布2022年下半年北京PE指數。2022年下半年北京PE指數為113.16,環比上升1.71%,同比下降0.87%。從指數走勢看,2022年下半年北京PE指數較上一期有所回升。(參見圖1)
圖1 2013年H1-2022年H2北京PE指數時間序列圖
從指數分項指標看,2022年下半年募資指標為116.95,環比上升0.38%,同比下降0.43%;投資指標為110.28,環比下降0.72%,同比下降2.12%;退出指標為115.52,環比上升2.24%,同比上升0.27%;信心指標為112.00,環比上升7.50%,同比下降2.82%。(參見圖2、圖3、圖4、圖5)
圖2 2013年H1-2022年H2北京PE指數募資指標時間序列圖
圖3 2013年H1-2022年H2北京PE指數投資指標時間序列圖
圖4 2013年H1-2022年H2北京PE指數退出指標時間序列圖
圖5 2013年H1-2022年H2北京PE指數信心指標時間序列圖
從募資指標看,2022年下半年募資指標較上期基本持平。
近年來,受疫情反復、地緣沖突與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股權投資市場募資活躍度相對較低,“募資難”問題依然存在。但從募資金額來看,2022年北京股權投資市場整體平穩發展,募資總量保持穩定。監管層進一步釋放對股權投資基金的重磅支持利好,積極推動引入長期資金,改善行業募資環境。銀行險資等長線資金參與股權投資市場的政策逐漸“松綁”,鼓勵銀行理財子公司加大對非上市股權投資產品的關注和投資力度,進一步釋放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股權投資市場的潛力和活力。另外,募資市場出資結構持續優化,市場化母基金逐漸釋放活力。隨著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各地QFLP、QDLP試點政策相繼落地,開放機制不斷優化,外資進入國內股權投資市場的渠道將進一步拓寬。這些利好政策將有助于緩解“募資難”的緊張局面。
從投資指標看,2022年下半年投資指標較上期相比略微下降。2022年,受到國際形勢、疫情等因素影響特別是下半年疫情常態化防控各行各業在一定時間內都陷入停滯狀態,機構投資節奏放緩,市場對部分行業投資相對謹慎,疊加經濟運行進入換道調整期,股權投資市場整體節奏明顯放緩。從投資機構所關注的領域來看,IT、半導體、生物醫療、智能制造等領域持續受到資本更多關注。相信隨著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國內外人員往來逐步暢通,投資活動將快速恢復,投資活力也將進一步釋放。
從退出指標看,2022年下半年退出指標較上期相比略微上升。2022年,在注冊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A股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作用和效果顯著提升,項目上市的板塊定位和規則制度更加明確。港股方面,中概股回流的上市路徑呈多元化趨勢,港交所也積極優化上市環境,增加上市公司種類,放寬科技企業赴港上市條件,吸引了更多的“硬科技”企業。與此同時,“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基金的退出路徑進一步疏通。
本期機構信心指標環比、同比均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環比上升顯著。從預期分項指標看,機構投資人在行業總體評價、募資預期、被投企業運營情況募資方面均較上期有所增長,投資預期1(預計未來適合投資的項目)與上期持平,投資預期2(預計未來適合投資項目的時間)較上期有所下降,說明機構認為適合投資的項目及領域持相對樂觀態度,但對未來適合出資的時間方面還有不確定因素。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各方面業態恢復日常,機構對行業整體恢復及被投企業未來運營發展充滿信心。(參見圖6)
圖6 2022H1與2022H2預期分項指標對比圖
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北京聚集了
397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數量22914只,管理基金規模達44181.76億元,占全國比重分別為16.77%、15.80%、22.06%;北京地區基金平均管理規模為1.93億元,上海基金平均管理規模為1.21億元,深圳基金平均管理規模為1.02億元,北京地區基金平均管理規模居全國首位。(參見表1)
表1 2022H2北上深以及全國私募基金管理人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基協2022年12月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月報)
從投資分布行業來看,北京地區投資案例數量與投資案例總金額排在前三位的行業均分別為IT、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半導體及電子設備。在年初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指引下,北京市以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目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研發的深厚基礎和大型互聯網企業的總部優勢,加速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不斷深化數字化對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2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行動方案》與《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相繼出臺,這些都使得IT行業持續煥發勃勃生機。2022年下半年,北京地區IT行業投資案例數量為261起,占比36.6%,投資金額178.55億元,占比32.4%,投資案例數量和金額繼續連續多年領跑全行業。醫藥健康產業是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北京擁有昌平中關村(000931)生命科學園、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三大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集群,具備優越的基礎研發實力和良好的科研成果轉化生態。《北京市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實施方案》正式實施以來,北京特色的“兩區”開放政策紅利不斷釋放,讓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進一步打通,解決溝通機制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在兼顧安全的同時提升了創新的效率,讓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的股權投資在去年行業經歷二級資本市場“寒冬”的過程中保持著穩定的節奏。2022年下半年北京地區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投資數量為154起,占比21.6%,投資金額為82.71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居第二。面對國際半導體市場的供應不暢,實現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供應的自主可控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任務。北京的科技力量在全國獨占鰲頭,可以說,在集成電路產業中,最新技術和人才培養優勢都在北京,今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聯合牽頭建設了集成電路高精尖創新中心,進一步夯實了北京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再加上政策上對產業的不斷扶持,讓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股權投資活躍度穩步上升。2022年下半年,北京地區半導體及電子設備行業的投資案例數量為105起,排名第三位,投資總額為71.83億元;投資案例數量與總金額環比較上半年均大幅增加。此外機械制造行業的投資案例數量首度超過互聯網行業,成為第四名,體現出北京在智能裝備制造方面的發展潛力開始得到激發,機械制造在北京市的產業結構中的地位悄然上升。(參見表2、圖7、圖8)
表2 2022H2北京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分布
圖7 2022H2北京私募股權投資案例數量行業分布(起)
圖8 2022H2北京私募股權投資金額行業分布(百萬元人民幣)
2022年,疫情反復、國際局勢動蕩加之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出現一定起伏,但整體來看我國股權投資市場仍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監管層陸續出臺多項政策引導市場規范化、高質量發展。2022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12月,中基協就《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征求意見稿)》及配套指引公開征求意見,對“造殼”“賣殼”“偽私募”等情況加強監控與整頓,未來行業監管愈發健全,行業合規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北京不僅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也是我國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據清科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10650起投資案例,其中北京地區發生1646起,投資案例數量排在全國首位。同時,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所在地,也是眾多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總部所在地,金融機構聚集度高。北京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擁有著全國最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相信未來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也將更加完備,豐富的機構投資者群體,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這些都將為北京資本市場發展和生態構建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