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于2022年11月發布,兩個月就實現了月活躍用戶過億。隨著ChatGPT作為AI界新貴“出圈”,人工智能近來再次引發熱議。ChatGPT是否會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邏輯?是否會取代很多工作崗位從而導致失業率的升高?人們對ChatGPT懷有一種“又愛又恨”的復雜情感,同時又“身不由己”地對它抱以高度的關注與興趣。
4月21日,《銀行家》雜志社與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銀行家月度論壇,邀請行業專家和學界專家共同探討“ChatGPT對財富管理行業的影響與對策”。財富管理業屬于咨詢顧問業務,咨詢顧問的核心要義在于要擴大被咨詢者的知識集,要利用金融和非金融工具實現客戶的幸福感最大化。ChatGPT的推出無疑是財富管理市場的“福音”,同時也可能是“災難”,因為通過“學習”,它的知識集將遠大于人類,行為決策理論也更加科學、合理、全面。圍繞這些極具挑戰性和沖擊力的熱點話題,來自銀行、保險、信托、財富管理和科技等領域的行業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深入交流。
王增武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作為本次論壇主持人,王增武首先分享了關于 “ChatGPT如何/為何能超過CPB(私人銀行家)”的思考。他認為,ChatGPT的推出或打破CPB咨詢顧問模式的“平靜”,因為它有或可“超人”的三個主要表現,包括一則ChatGPT的決策機制“像人”,即經驗理性的決策機制;二則ChatGPT的學習速度“超人”,它在4個月大時的智商或是人類的“不惑”之年;三則ChatGPT理性是概率理性、規則理性和經驗理性的綜合理性,而其決策的精度卻遠高于人類。“短期內,ChatGPT的決策超過不了人。”王增武表示,“就財富管理行業而言,ChatGPT短期內不會超過CPB,但可替代或深度替代CPB的某些功能,長遠而言,ChatGPT必將超過CPB。”
羅勇
“ChatGPT等AI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消除金融行業經濟信息熵,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羅勇指出,特別是在財富管理行業,國內外一些基金公司已經開始試水將ChatGPT等AI技術應用在智能投顧和量化交易等應用上。雖然在新技術的應用中還需要關注和解決數據保護、法律合規、決策透明度和可解釋性等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隨著AI技術的應用普及和深入,財富管理行業將呈現投資更加智能化、服務更加個性化的局面,實現公域和私域的全覆蓋。
劉雁
五礦信托副總經理
“人工智能領域正在迎來它的奇點時刻。”劉雁強調,在金融領域,國內外大型機構已將ChatGPT與業務的合作應用投入開發探索,這預示著ChatGPT將引領金融行業的變革。劉雁認為,在未來的財富管理行業中,機器與人的協作將是趨勢,對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及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財富顧問的經驗和人際溝通能力在短期內依舊不可替代,財富顧問能對客戶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能夠更溫情地與客戶溝通,這些都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
危九平
中信保誠人壽保險公司高凈值業務部總經理
“ChatGPT屬于一種金融技術創新,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 危九平認為,對于財富管理行業而言,人工智能自動化生成的通用組合模板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在提升公司全流程運營效率上也有巨大作用。在保險行業,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產品營銷和改善保險承保等方面都能起到提升效率的輔助作用。危九平同時指出,人工智能在帶來高效和便捷的同時,也會給行業的從業人員帶來一定挑戰,從業人員仍須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王彥博
龍盈智達(北京)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家
“ChatGPT的一夜爆火,在于它不僅改變了現有的人機交互模式,革新了內容生產模式、提高了生產力,還源于它改變了信息的分發獲取模式。”王彥博指出,ChatGPT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極其廣泛,覆蓋了風險管理、欺詐檢測、財務規劃、營銷自動化、智能客服、增強知識圖譜、提高客戶活躍度及法律合規等眾多應用場景。“ChatGPT還有提升空間,但仍有一些限制有待突破。”王彥博認為,ChatGPT存在模型邊界模糊、無法更新實時信息和數據的真實性缺乏依據等缺陷。未來,在應對ChatGPT相關技術帶來的技術、監管和安全倫理等方面的挑戰上,金融機構仍需沉心靜氣,練好“內功”。
李群
京華世家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毫無疑問,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將受到ChatGPT技術的推動。”李群表示,ChatGPT可以幫助機構和管理人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提供更快捷、更準確的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從而提升金融機構的競爭力,成功采用并適應這些技術進步的金融機構將在競爭激烈且變化迅速的環境中茁壯地成長起來。但與此同時,李群認為,人工智能給行業的從業者帶來的挑戰大于機遇,科技進步將催生出對從業者的不同要求,從業者需要不斷拓展自身的能力邊界。
曹旭特
申港證券研究所所長
曹旭特從資產配置的角度闡述了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在曹旭特看來,ChatGPT仍然是一個知識性產品,其底層邏輯在于概率生成,正因如此,ChatGPT無法對前提假設做出判斷。具體到資產配置,ChatGPT雖然可以根據諸如宏觀經濟環境等前提假設做出合理配置,但其缺乏對于該假設或假設性思維做出判斷的能力。“金融科技不會讓不專業的人變得專業,只會讓專業的人變得更專業。” 曹旭特表示。
苑西恒
國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研究員、社科院博士后、經濟學博士
“ChatGPT對財富管理行業的機會大于挑戰,大概率會引起行業效率變革,甚至服務模式變革,加速財富管理行業轉型,但是由于財富管理行業是以客戶為中心的特點,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替代財富經理。“苑西恒表示,“長期來看, ChatGPT發展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對行業影響存在無限可能。”在應用方面,苑西恒指出,ChatGPT可應用于財富管理行業的多個領域,在智能營銷、智能投研、智能風控和智能投顧等方面均存在廣闊的應用空間。
《銀行家》雜志社月度論壇始創于2004年,旨在搭建政府、機構和學界的開放式交流溝通平臺,定期匯聚金融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等生態各方的智慧和力量,集眾智、納廣思,一起分享金融業的前瞻思考、創新經驗,助力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未來,《銀行家》雜志社將在財富管理、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多領域舉辦主題論壇活動,為中國式金融現代化開啟新篇章貢獻力量。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銀行家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