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奮力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近年來,興業銀行成都分行按下綠色金融發展“加速鍵”,積極踐行“寓義于利,由綠到金”的綠色金融發展之路。
20年發展征程,17載與綠色金融相伴。興業銀行成都分行肩扛綠色發展重任,結合本土特點,打出一套集業務發展、產品創新、品牌建構于一體的綠色金融“組合拳”,積極助力生產低碳化、能源清潔化,為四川區域綠色經濟發展奏響了興業“Green”大調。著眼綠色提升服務 創新產品凝聚品牌
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興業銀行成都分行在總行“寓義于利,由綠到金”的頂層布局和完善機制引領下,立足蜀州,扎根西南,竭力踐行“綠色金融”理念,積極投身到四川省綠色發展轉型的磅礴大潮中,通過多層次、綜合性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建設,近年來,綠色貸款以年均60%增幅的投放,為四川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金融綠水。成都分行綠色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節約集約用地,守住耕地紅線作為我行工作政策指引,努力打造高質量金融紐帶,助力涉農企業轉型、保障農業生產、投身高標準農田建設,均為我行綠色金融業務和貸款投放的重點。”
一架天塹萬物生,有了匯通綠色發展和金融服務的橋梁,企業的高質量成長瓜熟蒂落。作為一家主要從事農業高標準農田建設及農產品批發銷售的企業,簡陽匯眾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2022年4月獲得了成都分行提供的上千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專項用于100萬畝的菜糧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2022年7月,分行再為該企業牽頭建設的某區域鄉村振興項目授信數億元,截至目前投放比例超過88%。該筆業務為企業解決了近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所需資金,用綠色貸款積極助推當地菜糧基地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活了企業血,化了農產淤”,極大提升了簡陽當地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不僅如此,成都分行還在產品多維創新、綠色產品協同開發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商行+投行”模式下,以綠色貸款增長為基礎,積極開展創新探索,落地了省內一系列的首單首創產品:碳金融領域首單區縣級“碳中和”綠色債券、全省首筆以貸款利息優惠促進工業企業開展碳減排的“碳足跡”掛鉤貸款、省內首筆區域碳權(CDCER)質押貸款等;通過附加“綠色建筑性能保險”的銀保模式創新,落地了省內首筆持有綠色建筑性能責任險的綠色貸款,不斷夯實分行綠色根基。
成都分行還致力于為全省綠色發展建言獻策。作為省內綠色金融領域的先行者,成都分行連續兩年通過成都“碳惠天府”活動完成自身運營碳中和,同時作為四川省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不斷為全省綠色發展中的重要舉措建言獻策;分行近年來還積極協助參與了成都市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四川省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專項工作小組建設、推進天府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等,牽頭開展多個前沿主題的學術交流活動等,分行也連續多年榮獲四川省銀行業協會頒發的“年度最佳綠色金融獎”。
深耕川蜀能源企業 助力智能清潔轉型
促進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是做好綠色金融的題中之義。成都分行深入貫徹總行對“能源金融”新賽道相關工作部署,圍繞四川省委發布的《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文件精神,對省內清潔能源領域進行了詳細的行業調研,針對四川省重點能源領域和產業發展狀況進行認真梳理,以期為省內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綠色金融支持。
2022年,分行在動力電池領域實現了時代吉利、中創新航、杉杉新材料的動力電池產業項目新增投放近20億元。獲得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綠色貸款支持的某新能源企業動力電池項目部負責人說:“融資需求大,研發成本高是絕大多數新能源企業面臨的問題。成都分行為我們提供能源貸款,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為順應當下電氣化趨勢,川內某家頭部動力電池制造企業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快速增長的重大機遇,為積極推動地區能源綠色化、清潔化、智能化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成都分行通過深入調研,為該公司位于宜賓的規劃年產能15GWh,項目總投資近80億元的動力電池生產項目授信超30億元,是成都分行用實際行動支持川南經濟帶、助力宜賓打造“鋰電之都”的生動舉措,也為成都分行后續在省內繼續擴大新能源行業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邊,在四川北部的光伏發電企業矩陣中,興業銀行成都銀行更是率先遍地開花,先后實現了南充華航能源、雄州實業、南充安漢龍騰能源等分布式光伏項目業務落地。在南充高坪區整縣推進涉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共計121萬平方米,總裝機容量133MW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中,由南充市當地的國企牽頭進行建設,經成都分行快速授信審批,成功落地專項貸款用于購置、安裝光伏設備。在“能耗雙控”政策下,通過光伏發電保障當地企業的用電與生產,為鼓勵四川省其他地區積極響應國家清潔能源發展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是興業銀行成都分行對光伏項目進行鼎力支持的縮影。
更值得一提的是,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的綠色貸款還惠及了生物質發電能源項目。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工業園的一處廠區內,存儲著各類桔柑、樹皮、鋸末等,這些傳統的農林廢棄物在經過特定的工藝處理后,將變為源源不斷地清潔電力,供應到省內的千家萬戶。這一生物質發電項目是由四川能投集團下屬的盈基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占地262.55畝,總裝機容量30MW,自2019年并網發電以來,每年可消納農林廢棄物28萬余噸,可提供清潔電力2億度,節約標煤約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余噸。2018年10月,成都分行給予盈基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首筆授信2億元,并先期投放鹽亭1×30MW生物質發電項目的項目貸款近億元用于項目建設。成都分行在清潔能源領域建立了全流程、多層級、大范圍的合作關系,共同助力向清潔能源社會持續轉型。以減碳降碳為重點 推動經濟綠色發展
2021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
隨著 “雙碳”戰略的提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的發展方向,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積極響應“雙碳”目標相關要求,將綠色金融領先優勢拓展到碳市場,持續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不斷完善碳金融產品體系。在加大光伏發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融資支持的同時,積極支持傳統產業向低碳轉型,特別是高碳行業的資源循環利用、節能技改、工藝流程改進等,圍繞全國碳市場,興業銀行逐步完善碳市場基礎金融服務、碳金融產品創新和碳市場“交易+做市”三個層次的碳金融業務布局,并以“融資+融智”為載體,以“碳權+碳匯”為標的,切實將綠色金融優勢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成效。
未來,成都分行將在“雙碳”戰略的背景下,在黨中央和總行的堅強領導下,一是圍繞清潔能源全產業鏈持續推進能源金融發展策略,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支撐領域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二是深入探索環境權益領域的金融產品創新,結合成都分行在“碳足跡掛鉤貸款”“CDCER質押貸款”等業務上積累的創新經驗,圍繞“碳權”“碳匯”等碳金融標的,在省內實現更多具有首單意義的涉碳創新業務。三是持續為全省“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智力支持,持續開展雙碳產學研究,繼續提供融智服務。
下一個20年,興業銀行成都分行將繼續堅決扛起碳達峰、碳中和責任,不服綠色發展使命,持續為經濟高質量轉型提供“興”指引,以生態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