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選手獲得白酒“國評”資格,為參賽企業之最,其中3名選手在新聘和續聘名單中均位列第一。近日,茅臺集團在第十屆白酒國家評委換屆考評中獲得三項第一的佳績。
4月初,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第十屆白酒國家評委換屆考評工作在陜西西安舉行,茅臺集團15名參賽選手全部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聘為第十屆白酒國家評委,人數為參評酒企之最。
來自茅臺集團的伍孝維、馮雨從數百人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新聘任的173名白酒國家評委中并列第一。在續聘的172名國家評委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質量部三級品評師袁泉同樣高居榜首。
國家級白酒評委在業內具有極高的含金量,評審過程非常嚴格,五年舉行一次評選。此次茅臺集團參評人員集體入選,體現茅臺員工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
這也是茅臺集團王莉、萬波、鐘方達獲評第三屆“中國釀酒大師”之后,茅臺釀造人才今年再受行業認可,彰顯茅臺在釀造方面的專業技術實力。
▋ 15名參賽選手全部獲聘為企業之最
白酒國家評委是全國白酒行業技術資格的最高等級。參賽選手先后要通過公司級、市級、省級三級層層海選,才能進入決賽;經過理論考試和評酒能力考試,成績優異者才能獲聘。酒企國家級白酒評委的數量,體現的是其技術實力。
據了解,本次考評共有原第九屆白酒國家評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工業協會推薦的新考生411人同臺比武。考試分為嚴格的理論測試和11輪品評測試。理論測試涉及到產品標準、食品安全相關法規、白酒釀造工藝及品評技能等。品評測試主要考查香型鑒別,質量差、重復、再現識別等,是對中國酒業專業團隊能力的考核,也是對整個行業人才真功夫、硬實力的檢閱。
此次茅臺集團15名參賽選手全部獲聘第十屆白酒國家評委,其中8名選手入選本次新聘173名國家評委之中,在前十名占五席,且8人全在前50名,除了伍孝維、馮雨并列第一,獲評的還有佘榮洪、羅汝葉、佘榮瑞、吳蕓、陳強和陳蛟。
在本次續聘的172名國家評委中,茅臺集團有5名參賽選手入選,3人進入前十,其余均在前40名。其中,袁泉第一名,其他還包括劉玄、和琴、陳憲敏和葛幫貴。
符合免試條件的老評委共128名,茅臺集團鐘琳、李世平符合免試條件,與其他126名老評委繼續被聘為國家評委。
▋ 茅臺拿下白酒國家評委雙料第一
此次獲得第一名的伍孝維,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中心三級勾兌師,主要負責茅臺酒的小型勾兌工作。在他看來,品評是需要潛心鉆研的一個領域,敏銳的感官只是門檻,“想要在品評上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一定要精益求精,孜孜不倦,腳踏實地,要做常人不能做,苦常人不能苦”。
盡心盡力“品好每一杯酒,勾好每一瓶酒”,這是包括伍孝維在內的茅臺釀酒人才的堅守。
在本次新聘評委中與伍孝維獲得并列第一的馮雨是茅臺集團保健酒有限公司質量部品檢管理員,日常主要負責設備評估和成品酒、半成品酒、基酒的品評工作。他表示能在這次考評中取得好成績,主要歸功于在茅臺受到的“耳濡目染”。
“這次考試內容靈活,對考生日常積累的要求非常高。”馮雨感謝公司為自己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讓他能接觸到中國現有各大香型的代表性酒樣以及許多老師前輩們總結的經驗和技巧。考試前2個月,馮雨每天都要進行8輪40-50個酒樣的品評,“找到特點,反復記憶,刻在腦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本次考試的評酒環節面對部分從未接觸過的酒樣時,馮雨從容應對,發揮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作為續聘評委考試中的第一名,這已經是袁泉第二次站上“白酒界奧運會”的賽場。在他看來茅臺對卓越品質的追求,讓每個茅臺人都將“工匠精神”融入了血液中。參加了兩屆考試,袁泉明顯感受到隨著國內白酒行業的快速發展,品酒師較之以前需要更全面的專業能力、更強大的心理素質、更扎實的理論基礎、更精湛的品評技能以及更敏銳的洞察能力。袁泉表示,今天的茅臺已經闊步邁入“高質強業”的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前所未有。在對未來的規劃中,袁泉也將借助集團與茅臺學院產教融合等平臺機遇在品評人才培養上下功夫,“筑牢茅臺的質量防線,需要更多優秀年輕人的加入”。
▋ 每一個品評人才都將大有可為
“踔厲奮發20年行業奉獻獎”、貴州省“最美勞動者”、“五小”群眾性創新獎、貴州省白酒行業技術能手……這些都是2022年以來茅臺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重點人才工程,推動公司員工在各類國家級大賽競賽中爭先創優獲得的榮譽。
“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這是茅臺的人才觀,茅臺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常規舉措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隨著茅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掛牌,茅臺推進“兩室、兩中心、一站”建設,積極構建人才發展創新平臺,著力推動各類人才匯聚,切實讓各類人才成長有通道、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
茅臺還專門設立“人才日”“工匠日”激勵人才,重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改善人才服務生態,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的濃厚氛圍。
“潛心鉆研、苦練技術、精益求精”,這是茅臺對于釀酒人才的要求,希望他們努力成為大國工匠。
在馮雨看來,在茅臺要成為工匠,除了嚴格按照傳統工藝、工序操作,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更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做好品評勾調的創新工作。
“在茅臺,只要身為茅臺的一員,人人都是把關人。”伍孝維認為,一瓶茅臺酒的呈現,匯聚的是茅臺各個生產環節每一個匠人的一絲不茍和精益求精。
“將科技創新引入質量工作是推動酒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袁泉提到,在科技創新“這盤棋”上,質量管理不可缺席,“科技創新離不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需要不斷加強質量工作的全員參與和全面管理。”
“茅臺的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迫切需要人才,特別迫切需要擔當。”4月20日的茅臺谷雨人才日上,茅臺高層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望,并向茅臺英才發出福利待遇優厚的“人才禮包”。
袁泉直言每一個品評人才都將大有可為。“我們要堅持‘從開頭就把質量做好’的理念,為科技研發、制造和服務提供全面的控制和保障,共同助力茅臺和中國酒業的長遠發展”,他如此說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