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瞬息萬變。
當前,俄烏局勢正愈演愈烈。6月3日,央視新聞援引烏克蘭自由電視臺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已經準備進行反攻,奪回屬于自己的領土。同時,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州長格拉德科夫6月3日表示,該州別爾哥羅德市、別爾哥羅德區等多地在過去24小時內共遭受烏軍迫擊炮和火炮攻擊超過179次。
俄烏沖突之下,印度或將成為最大的贏家之一。據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印度進口俄羅斯原油數量達到196萬桶/日,創出歷史新高。印度將低價原油加工石油產品,高價轉售給西方國家,據Kpler數據顯示,今年4月,歐洲從印度進口的成品油飆升至36萬桶/日以上,僅次于從沙特的進口量。
回到市場層面,人工智能掀起狂潮之際,6000億投資巨頭愛德蒙得洛希爾資產管理公司(Edmond de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正在拋售AI芯片龍頭英偉達。當地時間6月2日,彭博社報道,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資管機構愛德蒙得洛希爾對英偉達的最新持倉規模“遠小于”該股大幅上漲前的倉位。
澤連斯基:準備反攻
6月3日,央視新聞援引烏克蘭自由電視臺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表示,烏克蘭準備發動期待已久的反攻,奪回屬于自己的領土。澤連斯基表示,雖然烏克蘭希望能多獲得一些類型的武器,但國家不能等上幾個月再進行反攻。
澤連斯基強調,“愛國者”防空系統非常重要,烏克蘭至少需要50套這樣的系統,否則的話會失去制空權,而沒有制空權對于任何反攻行動都是非常危險的。
據環球時報援引《華爾街日報》3日報道,近來,烏克蘭增加了對俄羅斯彈藥庫和后勤路線的打擊,這也加劇了部分西方輿論對“烏克蘭反攻在即”的預期。
此前,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曾表示,西方國家慫恿烏克蘭發動所謂的“反攻”再次說明,他們罔顧烏克蘭及其居民可能遭遇的災難性后果。西方國家企圖將沖突推到戰至“最后一名烏克蘭人”的地步。
據央視新聞消息,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州長格拉德科夫6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州別爾哥羅德市、別爾哥羅德區等多地在過去24小時內共遭受烏軍迫擊炮和火炮攻擊超過179次,造成1人受傷,一些民宅等民用設施受損。
此外,格拉德科夫還表示,烏軍使用“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統向瓦盧伊基區索博列夫卡村發射18枚炮彈,造成3名平民死亡,7人受傷,24棟民宅、1條輸電線路和1條天然氣管線受損。烏軍向舍別基諾區共發射371枚炮彈,造成2人死亡、8人受傷,超過50棟民宅受損,舍別基諾市電力和供水中斷。
截至目前,烏克蘭方面暫無回應。
印度“賺飽”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俄烏沖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印度或將成為最大的贏家之一。據能源貨運追蹤機構Vortexa的數據,印度5月進口俄羅斯原油數量達到196萬桶/日,創出歷史新高,超過了從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美國等四大原油供應國的總進口量(174萬桶/日)。
數據顯示,今年5月俄羅斯石油進口量占印度原油進口總量的42%,而2022年1月,印度的石油進口量幾乎全部來自中東,對俄羅斯的依賴度還不到2%。
當前,印度正在開啟“中間商賺差價”模式,一邊大舉低價購入俄羅斯原油,一邊加工石油產品,將其高價轉售給西方國家,在“倒賣”中賺得盆滿缽滿。
根據Kpler數據顯示,今年4月,歐洲從印度進口的成品油飆升至36萬桶/日以上,僅次于從石油出口巨頭沙特的進口量。
目前,烏拉爾原油與布油的差價約為20美元/桶,遠大于2022年之前的個位數價差,汽油或柴油等精煉產品方面的價差更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osep Borrel表示,歐盟已經意識到,印度煉油商正在大量購買俄羅斯原油并將其加工成精煉燃料出售給歐洲。目前,西方國家正采取行動,加緊對俄羅斯能源行業實施制裁。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正在面臨巨大困擾。由于向印度出口大量低價原油,使得印度對俄羅斯的貿易逆差擴大,據印度商務和工業部的數據,在2022-23財年的前11個月,印度從俄羅斯的進口額接近415億美元,而出口額僅為28億美元。
截至今年5月,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印度銀行賬戶中留下了數十億印度盧比,報道稱,現在俄羅斯正在為使用這一大堆現金發愁。近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這些盧比必須以另一種貨幣進行轉賬,目前正在討論這個問題。
6000億巨頭拋售
回到市場層面,人工智能(AI)掀起狂潮之際,6000億投資巨頭正瘋狂拋售AI芯片龍頭英偉達,進行獲利了結。
當地時間6月2日,彭博社報道,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資管機構—愛德蒙得洛希爾資產管理公司(Edmond de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對英偉達的最新持倉規模“遠小于”該股大幅上漲前的倉位。
報道稱,目前愛德蒙得洛希爾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790億瑞郎(約合人民幣6156億元),至少從2020年底以來,一直超配英偉達。
換句話說,在英偉達股價大漲之際,該公司已經進行了高位套現,獲利了結。
愛德蒙得洛希爾的全球首席投資官Benjamin Melman在采訪中表示,目前AI的估值太高了,如果(估值)繼續上漲,將會更加謹慎。
英偉達的發言人拒絕對愛德蒙得洛希爾減持置評。
作為AI底層算力龍頭,英偉達是最近AI概念投資狂熱的一大贏家,截至最新收盤,英偉達股價2023年年內累計漲幅接近170%,總市值飆升至97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800億元)。
當前,華爾街已經出現了警告AI估值太高的聲音。號稱“華爾街最準分析師”的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最新表示,從技術指標來看,納指100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已回升到70以上,進入超買區間。科技股和AI概念股的估值過高,當前的逆向交易是:賣出AI類股票。
Hartnett還認為,從逆向交易的角度講,當前值得買(300785)入港股。
責編:楊喻程
校對:王錦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