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首屆施耐德電氣“AI大施杯”算法大賽頒獎儀式同步舉行,“AI大施杯”十強及人氣獎戰隊受邀出席。
“AI大施杯”算法大賽于2023年3月正式啟動,是施耐德電氣致力于通過AI等數字技術進一步提升生產力與效率的舉措之一,旨在通過激勵更多開發者挖掘產業低碳、高效發展的潛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樓宇、基礎設施、工業和能源等實體場景中的應用。首屆賽事聚焦建筑領域的能耗預測和節能減排,歷時三個月,吸引了來自9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98家企業以及個人開發者在內的近千名報名者,共組成141支代表隊,經過三輪激烈角逐,最終十支戰隊在決賽答辯中脫穎而出,由格創東智(上海)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組成的代表隊獲得一等獎,來自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學的兩支參賽團隊獲得二等獎。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數字化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張磊表示:“數字化技術是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躍升的驅動力量,如何利用AI等先進數字化技術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與可持續發展是施耐德電氣一直在探索的方向。‘AI大施杯’算法大賽正是基于此背景誕生,它不僅是開發者展示算法設計、實現和優化能力的舞臺,更是促進數字化創新和推動行業能源預測及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
張磊在會后采訪中強調:“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本身就是一種趨勢,是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且數實融合正在不斷加速、不斷深化;其次,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再到現在以實體經濟為主導,主動擁抱數字技術,帶來生產力與效率的提升已經成為企業尋求發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數字化技術與應用場景的融合是關鍵,研究證實,現有技術可解決全球70%的碳排放問題,其中數字化技術是企業減碳的切入點和加速器。”
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數據顯示,我國建筑碳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50.6%,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碳排放總量與比例將面臨進一步提高。作為高科技創新企業與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與賦能者,施耐德電氣持續探索如何創新性地將前沿技術與行業趨勢深度結合,將AI與建筑、領域的實際場景相結合,加速數實融合。
在峰會上,施耐德電氣同時發布企業級一站式、場景化、開放性的AI模型生產與運維平臺——EcoStruxure AI引擎,將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業知識融入AI模型中,為業務專家、數據分析師等用戶提供低代碼乃至零代碼的AI應用,為數實融合插上AI“翅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