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分開始了,一些查分視頻爆出來,許多考生查到自己超過了預估分數后,喜極而泣。一些爸爸媽媽看到孩子考出高分,又蹦又跳,像個孩子。
有人說,這真像是范進中舉。我覺得,中國孩子們千萬人過獨木橋,真比范進當年考試還要卷,所以考出好成績,全家沸騰也是可以理解的。
考試成績出來后,填報志愿成了頭等大事。一眾專家們都來給出解決方案,在網紅專家們的指導下,估計今年新聞傳播、外語等文科專業很難招到學生了。
很多文科學生家長看到這些視頻,焦慮地睡不著覺了。那么,到底如何填報志愿?真的是只看當前的就業情況么?
我覺得,應該看2個方面:
第一,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第二個才是看就業情況。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2000多年前,孔子就說過,好學不如樂學。樂在其中,才能學得好。雖然說許多文科專業大規模失業,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是喜歡文學、歷史學等,并在這方面有較大的天賦,那還是要以孩子的興趣特長為重。
ChatGPT能替代普通的文秘工作,能替代軟文寫作,但是它替代不了文學家、作家、歷史學家。同樣,AI能替代普通的畫師,但是替代不了畫家。
也就是說,未來人才必須精益求精,這就要求孩子必須依靠自己的特長來選擇專業。
(當然,必須說明的是。文學、傳媒這類專業普通人不要報考了。普通人提高文學修養,完全可以靠后期自己多讀書,多思考和寫作來實現)
第二,眼前就業情況,并不代表未來就業情況。
有人說,現在人工智能專業、硬件設計等理科專業收入非常高,所以孩子都應該學計算機、硬件設計。
殊不知,現在AI也可以寫代碼了。騰訊、阿里巴巴等大廠,35歲就要考慮讓普通碼農退休了。而且普通敲代碼的底層技術人員,本身就是IT行業的農民工,收入低,工作壓力大,996,還可能猝死。
所以,不能以當前就業形勢來做志愿填報的標準,應該以發展眼光來看。
根據我的研究,未來幾個專業可能徹底消失,這是絕對要避開的坑。
1、土木工程和建筑設計。中國目前已經是房產嚴重過剩、基建進入尾聲的階段,學這兩個專業意味著未來沒什么工作可做。
2、律師專業。律師曾是高收入群體,如今也卷到賣保險的程度了。由于各種無法描述的因素,律師大量失業。隨著AI技術在法律判案方面的進步,律師的作用更是越來越小,這個專業盡量不要再報考了。
3、管理學專業。這包括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檔案管理、電子商務、旅游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管理學科,這些學科基本上學的都是死記硬背的東西,這是AI最擅長的。未來行業不再需要這么多人,很多大企業裁員也是從HR、財務等管理后勤崗開始裁。
4、教育類。2023年新生兒將不足800萬,比5年前減少了1000多萬,很多幼兒園已經開始招不到學生,接著就是中小學和大學招不到人。所以,學教育學,大概率要失業的。
除了以上幾個不能再學的專業外,我再講講,什么可以學?在講這個問題前,請大家點點關注、點點贊,多謝。
首先,藍領工作很難失業。很多人看不起藍翔技校,廚師、理發、電焊等等,都想坐辦公室,當白領。
其實,修空調的工人,每月賺3萬,而剛畢業的白領坐辦公室可能只有幾千塊收入。
所以,不要看不起藍領,未來藍領非常賺錢。這在國外已經證明了。許多中國人跑到澳洲、加拿大去修車、修空調、做廚師,每月收入十多萬人民幣。
其次,學理工科,工作時可以輕松勝任文科工作。雖然說我們不建議大家再去卷計算機,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仍然是理工直男,或者鋼鐵女俠,不妨繼續讓他們學習理工科。
比如,我就是學的信息管理,我學了計算機、管理學、經濟學,畢業后可以從事編程,也可以從事文科工作,比如,媒體、PR、寫作。但是如果你是學的中文專業,當你在做科技行業報道、文章撰寫的時候,就像是讀天書。
最后推薦新大學生購買電腦包和電腦優惠活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磐石之心。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