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孫剛 丘劍山
實習生 梅雨菲
目前,湖北省新型研發機構已達452家,位居全國前列。為深入貫徹國家智能制造創新戰略,共同促進學校科技成果高效轉化,近年來,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積極推進產學研和科技成果轉化運營協同發展。
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相關活動
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依托運營單位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武漢市政府與華中科技大學依據《聯合共建“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協議》組建的華中大首家以企業法人運營的新型研發機構,總投資3億元。
產研院地處武漢光谷科學島核心區,自建的“光谷·華工智造產業技術研創園”總占地面積114畝,一期開發74畝,建筑面積3.86萬平方米,中試車間3000平方米,已于2019年竣工并全面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落成后總建筑面積將達10萬平方米。
研究院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產學人才交流碰撞平臺、技術成果轉化經紀機構、創新產業技術供給基地、創新研發能力服務載體”的建設定位。產研院目前已孵化引進百余家企業和事業部集群。2022年新入駐企業22家,事業部29家,招納創新創業團隊31家。入駐團隊研發領域主要涉及自動化裝備、機器人、儀器儀表、軟件與設計四大板塊。
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相關活動
2022年,產研院實現營業收入6834萬元,其中技術服務6464萬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期間,產研院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兩化融合貫標及ISO體系認證資質復評,進一步提升產研院運營能力。同時加強產研院的品牌建設,官網及微信公眾號“武漢智裝院”常態化運營,助力品牌文化升級。
在成果轉化和孵化方面,產研院持續為客戶提供從技術委托服務、技術中試服務、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到人才培訓服務的系統性日常運維保障。2022年產研院授權專利9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1項。同時新申請專利7項,其中發明申請3項,實用新型4項。
產研院在數字經濟發展創新驅動下,根植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領域,加快產業創新。規劃實施“數字運營、數字資源、成果轉化、團隊孵化、營收增長”的“五個一工程”。建立“數字智裝院”品牌形象,完成品牌心智重塑;創新推進靈活的用人機制,進行人力資源整合,建設人才庫;通過主營業務渠道建設(技術熟化、數字化),提升整體實施交付能力;完善成果轉化、孵化能力建設,智慧園區運營模式探索、研創園拓展;加強中試平臺能力建設,提高技術貨架、售前技術供給品質。
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相關活動
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斌表示,積極為高校與企業牽線搭橋、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孵化是智裝院的使命,未來將持續與高校合作,打通校企供需鏈,實現科技成果與社會海量創新資源的精準對接,助力全省產業格局優化,賦能國家戰略產業以及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未來,湖北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將繼續發揮在技術創新發展、人才培育、團隊孵化和成果轉化方面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產學研用相結合在產業關鍵技術發展中的優勢,為我省數字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