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22日,日本政府舉行相關閣僚會議后宣布,將從24日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并稀釋后排放入海。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將在2023年夏天正式開啟福島核污水排放。但這一決定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質疑和反對,在日本國內也引發強烈擔憂。
雖然全球網友都發出抗議聲,但日本并沒有任何反饋,對于這些質疑日本還直言,已經經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批準和審查。
核廢水在排放前經過過濾,去除了大多數放射性元素,但是氚除外,這是一種很難以從水中分離的氫的放射性同位素。日本政府聲稱,核污水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處理后的水會被大量海水稀釋。
雖然全球多地的核電站通常會釋放含氚的廢水,但是關于氚的危害仍存在爭議。支持者表示,氚被認為“相對無害”,因為它不能釋放足夠的能量來穿透人體皮膚,不過,他們同時也呼吁應該在排放采樣和監控方面提高透明度。
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表示,長期低劑量接觸放射性元素的影響尚不清楚。美國國家海洋實驗室協會也指出,缺乏足夠和準確的科學數據來支持其安全保證。《科學美國人》2014年的一篇文章稱,攝入氚會增加罹患癌癥的風險。
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原子能機構最終在官網發布消息稱,經過安全審查,他們得出結論,日本的核污水排放計劃符合該機構的安全標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