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擔憂持續升溫影響下,昨夜美布兩油均突破90美元/桶關口,創年內新高。經歷上半年蟄伏,6月份以來國際油價強勢格局漸顯,近月來累計最大漲幅已超三成。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盡管當前國際市場看多油市之聲持續,但當前價格持續沖高行情下,已有分析人士關注到需求端負反饋,市場仍需警惕油價高位回落風險。
國際油價破90美元/桶
油價又漲了。
9月14日(周四),國際原油期貨收盤上漲,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WTI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上漲1.64美元/桶,至90.16美元/桶,漲幅為1.85%。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上漲1.82美元/桶,至93.70美元/桶,漲幅1.98%。美布兩油均突破90美元關口,創下2023年以來的新高。
國際原油市場帶動下,國內原油期貨主力合約2310也延續漲勢。,9月15日盤中一度沖抵758元/桶,較6月中旬506.2元/桶,已大漲近50%。
2022年6月起,國際油價從超120美元/桶的高位跌落,今年上半年持續在65美元/桶至80美元/桶之間波動。但今年6月末起,油價形成較強上漲勢頭,不到三個月間已收獲超35%的漲幅。
油價帶動下,近期能化板塊維持強勢格局。相比6月低點,中國石油(601857)股價已漲超20%,中國海油也錄得23.5%的漲幅。
9月15日早間,能源設備指數一度領漲,早盤收獲近2%漲幅,個股中迪威爾一度漲超6%,中曼石油(603619)漲超5%。
油價上行,對產業鏈無疑將形成明顯影響。
9月15日,對二甲苯期貨正式在鄭商所上市,掛牌價9550元/噸,當日開盤價10000元/噸,漲幅達到4.71%。當日,PX現貨市場商談也同步走強。
“原油作為大宗化工品的原料,一直是聚酯鏈條產品價格走勢的風向標。原油作為煉化一體化裝置中PX的直接采購上游原料,對其成本波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近期油市表現強勢,給予了PX有效成本端驅動力。”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慧表示。
不過,國際油價上漲,使得國內主營煉廠煉油利潤走弱。根據卓創測算,三季度以來,國內主營煉廠煉油利潤低位運行,根據主營煉廠出廠價測算的利潤在100元/噸附近,相較于一季度高位水平有顯著下滑,與近四年同期比較,僅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
供應擔憂擾動持續
經歷了上半年的蟄伏,近月來原油市場漲勢持續,背后支撐價格走強的因素主要來自供給端。
“從市場消息面上來看,投資者對原油市場供不應求的擔憂是本輪原油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金聯創分析師韓政己指出,9月5日,沙特阿拉伯能源部宣布,將把每日100萬桶的石油減產措施延長三個月,至2023年年底。俄羅斯也宣布繼續自愿減少30萬桶/日的石油供應至2023年12月底。兩國均表示將每月進行審查,以考慮進一步減少產量或增加產量的可能性。“此前,市場的普遍預期是沙特及俄羅斯將會減產延長一個月,但出乎市場預料的是,沙特和俄羅斯一步到位,直接將減產延期至今年年底,這對于原油市場來說是重大利好。”他說。
主要產油國的超預期減產動作下,原油市場供不應求的預期持續升溫,特別是國際能源署(IEA)、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三大機構均預測四季度原油市場將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這進一步激發了市場的看漲心態。
根據目前最新的市場消息,三大機構中,IEA表示,沙特和俄羅斯將其減產措施延長至今年年底的決定可能會對全球石油市場在第四季度之前產生重大影響,導致供應短缺的情況持續存在。OPEC則維持其對需求強勁的預測,并指出如果維持減產,2023年原油供應將會短缺。而EIA表示,因沙特將100萬桶/日的額外減產行動延長到今年底,2023年四季度,全球石油庫存預計減少20萬桶/日。
隆眾資訊分析師吳燕也稱,據美國能源信息署上周二發布的9月份《短期能源展望》預計,全球石油日產量將從2022年的9990萬桶增加到2023年的1.012億桶和2024年的1.029億桶,而世界日均需求將從2022年的9920萬桶增加到2023年的1.010億桶和2024年的1.023億桶。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2023年下半年全球石油日均庫存將減少近50萬桶,導致油價上漲,預計布倫特原油第四季度平均價格為每桶93美元。但是,隨著明年庫存增長,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減緩,沙特阿拉伯不再自愿減產,預計2024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將回落至每桶88美元。
警惕油價高位回落
國際油價節節攀升之時,市場唱多之聲不絕,油價上破100美元/桶的呼聲漸起。不過也有不少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價格高位下,油價下行壓力需要警惕。
“8月原油供需兩端差值僅有近60萬桶的供應缺口,依據供求兩端歷史數據與油價的影響關系看,其供需差額對供需關系僅體現為0.57%的失衡狀態,遠不足以對油價形成供小于求的失衡局面。當前供應緊張的狀態對油價的影響過于情緒化。”卓創資訊鐘健認為,市場上對供應緊張的反響這么強烈,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從OPEC+6月實行新的減產協議后,全球供需狀態從較長期的略有盈余狀態,轉為一直呈現平均供應缺口50萬桶的狀態。這一盈缺的突然轉變,市場產生了比較強烈的對比情緒。但需要看到,以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測,今后3個月內(9月、10月、11月),供應盈余值分別為-128萬桶、75萬桶、-3萬桶,其供應盈余都在供需均衡的區間內。
韓政己也認為,短期內,全球主要能源機構最新月報普遍認為原油市場的供應缺口將會加劇,國際油價將繼續受此支撐保持高位。但在進入四季度后,隨著減產對于油市的推動作用逐漸減弱,油價預計將缺少進一步上行的支撐,且市場進入季節性的需求淡季也將在四季度抑制油價,原油價格或將重回區間震蕩走勢。
海通期貨最新研報分析,高油價同樣也會產生系列反應,后續對需求的抑制將更加明顯,目前來看對明年原油市場預期謹慎的機構正在增加,EIA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需求回落明顯。與歐美柴油延續強勢不同,近期國內成品油市場明顯難以匹配原油強勢,汽柴油裂解利潤持續走低,顯示了國內下游難以接受原油成本上移,出現了需求被抑制跡象。作為國際能源署和歐佩克高度重視的需求增長驅動,中國需求后續變化值得重點跟蹤。油價的沖高之旅仍在持續,強勢格局暫時仍難以撼動,投資者在順勢參與同時,需高度關注高位風險。
南華期貨(603093)也分析,宏觀預期好轉,俄羅斯、沙特延續減產,供給端收緊,汽油柴油裂解依然堅挺,全球庫存低位以及沙特和俄羅斯減產提振油價,但估值已經到位,原油回落風險在不斷加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