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雖然今晚8點才正式拉開大幕,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運動員早已集聚此地,杭州也因此被推上最熱門的旅游勝地。而亞運會也激發了杭州乃至整個浙江的經濟活力,成為促進深化區域合作的重要紐帶。
亞運會帶火杭州旅游
飛豬數據顯示,杭州強勢躋身國內游熱門目的地前三名,亞運會期間飛往杭州的國際機票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20倍,浙江省外的上海、深圳、成都、廣州、南京,浙江省內的寧波、溫州、臺州、紹興、嘉興,以及泰國、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是亞運會期間來杭觀賽和旅游的主力軍。
不僅如此,亞運會期間主辦城市杭州以及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等協辦城市的酒店、民宿“一房難求”。攜程數據顯示,9月23日到10月8日(亞運會舉辦期間),杭州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8倍。杭州文旅大數據預測,亞運會期間,杭州有望迎來近年最為密集的游客潮,外地游客數量將超過2000萬人次。
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的2023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力對媒體表示:今年以來,體育賽事對文化和旅游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參賽選手和觀眾將參加體育賽事與游覽當地風景、品嘗當地美食、感受當地煙火氣和文化味充分結合,有力促進文化、體育、旅游等產業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融合發展。
從眼下看,亞運賽事熱度帶來即時“流量”,而從長遠看,化“流量”為“留量”才能持續為文旅發展提供新動能。杭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正以打造“賽”“會”之城為目標,全力構建文體旅融合促消費的“杭州模式”。杭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出臺了多項獎補政策,積極推進文體旅融合特色小鎮建設,創新打造新興要素驅動形成的文體旅深度融合場景。
周邊城市經濟效應
亞運會這樣的高水平大規模國際性體育賽事也不僅僅是競技體育的“小圈子”,更帶動了經濟發展“大圈子”。據悉,杭州亞運會贊助招商效益為歷史最佳,數據顯示,杭州亞運會官方贊助企業已達175家,其中中國企業占據大多數,并以消費品牌為主,在所有贊助企業中,超過一半為浙江本土企業。
杭州亞運會的輻射效應擴大在整個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據浙江省測算,2016年至2020年,籌備亞運會對杭州市GDP的拉動量約為4141億元,占同期GDP的7.6%;對財政收入的拉動量約為1033億元,占同期財政收入的8.2%;對就業人數的拉動量約為67萬人,占同期就業人數的2.4%。
來自嘉興市的一家專業生產碳纖維運動器材的保稅加工企業外貿負責人透漏,公司主打的產品是羽毛球、壁球、冰球等球拍(桿),最近這些產品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額迎來了5%至10%的增長。亞洲國家羽毛球項目的實力普遍較強,羽毛球運動的群眾基礎較為深厚,也帶動了羽毛球拍的出口。
而這一次在杭州亞運會上掀起熱潮的亞運徽章,80%都出自浙江溫州金鄉鎮徽章廠,該公司董事長高興的對媒體表示,開幕前一個月是特許商品生產的火爆期,乘著亞運會的東風,徽章廠日產量在3萬至5萬枚左右,預計亞運會徽章產品總產值可達上億元。
以往夏季是義烏體育用品出口的淡季,而今年在亞運經濟的帶動下,義烏體育用品市場熱度持續。義烏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義烏體育產品出口迎來一波小高峰。2023年1月-8月,義烏體育用品出口50.8億元,同比增長33%。
據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19日,共有6880個企業中標亞運會招標項目,其中小微企業有4051個,占比58.9%。中標小微企業里,既有向本屆賽事提供競技龍舟、為亞運會提供專業馬術服務這樣的體育產業企業,也有餐飲小微商家、制造業小微企業。
而隨著亞運會開幕,各項賽事熱度有望繼續升溫,加上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黃金周,由亞運會帶來的經濟紅利也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