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四紅)中秋國慶雙節將至,月滿人團圓之時,大家都忙著休假出游返鄉,但詐騙分子卻伺機趁著節日狠撈一把。
“恭喜您得中我們的中秋超級大禮,您是萬中挑一的幸運者,請點擊領取您的大福氣”““值此中秋佳節之際,對于一直支持我們的老客戶,本店特準備免費大禮一份”……快看看你近期有沒有收到過以上類似的節日祝福信息,后面往往還附帶了一條不明鏈接。
如果收到了,可千萬不要隨手點開,這很有可能是詐騙分子在利用節日期間的祝福信息,來誘騙受害者點擊非法鏈接。根據寧夏處非辦提醒,一旦進入,可能會被鏈接到特定網站或者下載非法App,引誘進入者進行購物、抽獎、賭博、投資等活動。更嚴重的,還可能會隱藏非法病毒程序,一旦中招,個人信息和銀行信息將面臨泄露危險。
另外,中秋、國慶期間,各大網購平臺也會推出許多商品促銷、優惠活動,詐騙分子也會趁機建立虛假購物網站,并打著“節日促銷”的幌子誘導用戶在該網站購買商品。當用戶按照正常程序輸入真實的賬號和密碼支付費用時,對方便通過后臺獲取銀行卡、驗證碼、密碼,盜取用戶資金。
對此,江西網警提醒,要養成登錄正規網站的習慣,登錄時需認真查看網址域名是否為官方網站網址,同時選擇安全度較高的第三方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騙局還遠不僅于此。除了此類“短信祝!卑挡匦䴔C、“節日促銷”套路頗深外,中秋節的高發典型詐騙還有上門送月餅、索取“快遞費”,以及旅行社“預訂取消”等陷阱。
例如,上門送月餅騙局中,詐騙分子會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月餅的特殊性,假冒快遞人員送貨上門并收取所謂的“快遞費”。大家以為是親朋好友送來的驚喜,實則是詐騙分子的圈套。等交了快遞費之后,拆開包裝就發現里邊是廢紙之類的填充物,根本沒有月餅,而“快遞員”早已逃之夭夭。
另外,因今年中秋和國慶假期相連,很多消費者都會選擇出門旅游,而這時詐騙分子就會利用大家在這一時期出行可能性較高的特點,冒充航空公司、賓館酒店客服、旅行社客服,聲稱消費者機票或房間的預訂由于某些原因取消,需要進行退款退費,一旦消費者放松警惕步入圈套,詐騙分子會聲稱退票或改簽都會產生手續費,或者告知退款時存在某些問題不能直接原路退回,需電話進行信息確認,或者進入某個網站進行授權操作,進而騙取錢財或套取隱私資料。
對于此類騙局高發,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雙節期間走親訪友、出行旅游等會產生大量資金交易,金額大、筆數多,不法分子企圖趁機渾水摸魚;二是雙節期間的節日氛圍容易降低群眾的防范心理,不法分子試圖“廣撒網”來實施詐騙。
針對各類詐騙行為,蘇筱芮指出,消費者首先應當樹立警惕意識,不輕易泄露自己的個人隱私信息,不輕信陌生短信或來電;其次應當通過官方渠道與商家取得聯系或核實情況;最后也可以下載政府部門開發的反詐App,及時知曉最新騙局。
寧夏處非辦同樣提醒,不要理會陌生電話、陌生聯系人發送過來的帶有鏈接的“節日祝!。若收到“預訂取消”等類似信息,一定先向對方詢問清楚是哪個航空公司、哪個旅行社、哪個賓館酒店,萬不可先把自己的行程信息透露出來,以免騙子“順竿爬”。
另對此類詐騙行為整頓治理,蘇筱芮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手,一方面從頂層制度,可完善典型詐騙等相關不法行為的認定情形,厘清各部門監管職責分工,尤其關注電商平臺、物流平臺等市場主體的信息保護責任,筑牢消費者信息保護的“防火墻”,從源頭防范“月餅陷阱”等新型詐騙;另外可設立專門的投訴舉報渠道,暢通與網絡詐騙相關的反饋流程,在重大節假日期間可考慮開展專項行動;此外還應加大司法打擊,專門樹立一批大案、要案典型以震懾不法分子,肅清市場風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