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即將來臨,北京商業日趨多元。不少商業項目、門店卡點開業,要抓住雙節消費的機遇。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9月28日,五棵松萬達廣場、東壩萬達廣場、北京鯤熙匯LOMO、檀谷·慢閃廣場及林奧CITY PARK將同日入市。值得注意的是,為使項目更具競爭優勢,發力藝術成為今年新項目共同趨勢。此外,fudi旗下第四家會員店即將開業,新的會員店位于五棵松萬達項目內,會員店在市場中的密度在加大。
“藝術+”大比拼 5座商業項目新開
中秋國慶雙節即將來臨,北京商業日趨多元。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9月28日,五棵松萬達廣場、東壩萬達廣場、北京鯤熙匯LOMO、檀谷·慢閃廣場及林奧CITY PARK將同日入市。
為使項目更具競爭優勢,發力藝術成為今年新項目共同趨勢。其中,五棵松萬達廣場將借助科技與藝術手段,打造三大空間主題及時空峽谷、隕石部落、時空之門等10個空間美學場景。
位于亞奧商圈的林奧CITY PARK同樣將藝術體驗作為項目發力點。據林奧CITY PARK購物中心總經理劉昊透露,項目將引入兩大新文化(300336)體驗類首店,即近800平方米的喜馬拉雅親子會員店全國首店及581平方米的茅臺(600519)文化體驗館北京首店。同日入市的新項目檀谷·慢閃廣場也將引入三克映畫藝術展及CB Lab大水花文化體驗空間,增添項目藝術氛圍。
可見,“藝術+商業”正成為新商業項目吸引消費者、突圍商圈的利器。在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看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理念不斷升級,人們更多地開始向往精神層面上的享受。在這一背景下,“藝術+商業”的模式從各類傳統購物中心經營模式中脫穎而出,商業項目開始關注藝術元素在商業領域的價值,試圖以獨特藝術吸引力獲取消費者的注意力。
將藝術引入商業項目不僅可以在保留藝術獨特性的同時將藝術的受眾面擴大,還可以通過藝術目的性體驗,影響人流動線,實現整體商業面積的有效利用和平衡增值。
“藝術與商業地產的跨界融合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楊青松坦言。
但在商業項目更迭發展的過程中,并非所有“藝術+商業”的項目皆能“出圈”。據此前贏商網報道,同樣定位于藝術主題的上海證大喜瑪拉雅中心,從外觀造型到場地規劃也都極具藝術范,但可能就是太過于注重外表設計,而忽略了動線打造、品牌招商以及藝術業態跟商業的融合,經營狀況依舊不盡如人意。號稱“成都首家購物藝術綜合商場”的成都101購物藝術中心,雖引入大量藝術文創產品,但因對項目定位的不清晰,僅存活近半年時間。
對此,楊青松認為,將藝術引入商場,商業項目固然能借此渲染提升自己的品牌調性,繼而提升客群的體驗感,但在建設過程中更要注意與自身定位的配合,場景一定要和經營的內容相吻合,而且要有很強的延續性,即不斷有新的IP進入,不斷給予消費者新鮮沖擊感。同時,商業項目還應對引入的藝術類品牌進行充分考察,對目標客戶需求及黏性進行分析,制定合適的淘汰機制和管理機制。
在“藝術+商業”的打造過程中,楊青松強調,“不能‘為了差異而差異’,盲目走向‘主題化’‘同質化’的深谷”。
會員店“商戰”繼續 fudi第四家店落地
不少商業項目、門店卡點開業,要抓住雙節消費的機遇。9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fudi了解到,該品牌旗下第四家會員店即將開業,新的會員店位于五棵松萬達項目內。五棵松萬達店開業后,fudi則在京累計開設4家倉儲會員店、2家fudi+精選超市。
據悉,fudi五棵松店總面積超過15000平方米,門店商品結構也進行了調整。該店引入了創意產品,例如可口可樂創意家電系列商品,以及與米其林星級大廚、“下廚房”平臺開發的香草檸檬蝦、英式司康餅等新菜品。同時,fudi與澳洲Coles簽約戰略合作,此次開業,門店將上線Coles旗下18款原裝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fudi相關負責人提到,到2024年,fudi將在北京開出更多倉儲會員店,并預計于2025年走出北京。
fudi方面表示,在線上體驗側,fudi將進行優化,包括擴大配送范圍、提升送貨速度、增加線上商品上架率以及啟用冷藏車冷鏈運輸等。
無論是加碼即時配送,還是北京西部開店,fudi的布局都是想在會員店市場的競爭中增加自己的話語權。fudi五棵松店臨近西四環,在北京西部,山姆會員店石景山店已經經營20年,新老會員店將在京西市場展開一場競爭。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個會員店品牌在各地開店。不久前,山姆會員商店中國業務總裁文安德透露,“大概有20家店在籌備中”。預計今年,山姆會員店還會再開出2-3家新店,明年預計會開6-7家新店。
不僅fudi、山姆接連開新店,其他付費會員商店也不甘示弱,接連開店搶占市場。開市客Costco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另外,麥德龍、高鑫零售等老玩家也正在穩步拓店。
會員店在市場中的密度在加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2)》顯示,近兩年會員店發展較好,2019年至2021年,主要品牌會員店既存門店分別為27家、33家、123家,預計2022年為189家。2021年較2019年,會員店數量增長近百家。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也曾在采訪中提到,下一步會員店的發展會面臨改革深水區,真想把買斷式經營方式走通,企業必須得一起來突破現在的格局。
上海尚益咨詢總經理胡春才表示,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這為會員店模式發展奠定了基礎。零售行業不斷調整升級,這期間,會員店成為機會點,成功出圈。同時,會員店的準入門檻高于大賣場、傳統超市,想要在會員店的賽道上作出成績,差異化和高性價比的選品至關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員店的競爭已經演變成選品能力及自由商品的競爭。同時,能否獲得特定客群的青睞和穩定的供應鏈,對會員制超市發展也同樣重要。
北京商報記者 劉卓瀾 王思琦 王維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