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以“創新引領 場景驅動 共創智慧城市新未來”為主題的2023北京智慧城市場景創新需求清單發布會在經開區信創園舉行。發布會旨在通過場景開放,搭建智慧城市政企合作機會平臺,推進供需對接落地,加快提升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建設效能。來自政府部門、協會、企業、科研機構及媒體等百余家單位出席了此次活動,共同探討北京智慧城市全域應用場景開放試點示范的實際需求,共商智慧城市場景創新思路,促進相關技術迭代和融合應用創新,共創智慧城市新未來。
場景+技術 開啟場景創新新模式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清單首次按照“綜合清單+專項清單”相結合的方式,聚焦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等關鍵領域,結合智慧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擇優遴選出37項場景創新需求。
發布會伊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雪海在致辭中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和數字化轉型加速,新型智慧城市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北京市聚焦智慧城市領域痛點、難點問題及技術發展需求,形成了此次場景創新需求清單,希望通過場景創新開放新模式,促進業務場景與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加速新技術突破攻關與成果轉化,持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及相關產業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新動力。
彭雪海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一級巡視員馬榮才介紹到,當前智慧農業建設十分火熱,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短板制約,亟需打造一批落地應用場景,示范一批數字技術裝備,建設一批驗證測試孵化平臺,促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領域的深度融合,系列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推進智慧農業領域創新場景建設,共同促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引領驅動北京市鄉村全面振興。
馬榮才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一級巡視員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海濤介紹了經開區智慧城市“1+1+4”(1個數字基建、1個數字底座、4大領域應用)建設,以及經開區特色的421產業體系等總體情況。她表示,經開區將通過此次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開放,以點帶面、以用促建、以建促產,逐步探索形成“需求方出難題,能力方給答案”的互動機制。讓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轉化為企業可感知、可參與的發展機會,讓改革政策和激勵機制創造最便利的條件和最具活力的土壤。
鄭海濤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在需求清單發布環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聚焦前沿技術類、感知監測類、城市治理類、應急安全類等重點領域,發布城市治理視頻大模型、消防救援現場透明化、城市內澇積水監測等12項攻關場景需求,將按照“需求挖掘、供需對接、示范引領、產業培育”四輪驅動模式,構建形成場景建設及產業培育閉環,持續推進北京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建設。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市級綜合清單
隨后,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趙洋對消防現場數據多維感知場景進行了解讀,詳細介紹了以數字單兵為末梢、以智慧戰車為節點、以多車聯網建戰場的場景建設需求,期望通過應用物聯感知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強化救援現場實時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形成智慧消防解決方案。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解讀消防現場數據多維感知場景需求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聚集智慧大田、智慧設施、智慧養殖、智慧果園等4大領域,發布10個場景需求和2個驗證孵化平臺,以創新為前提,以應用為導向,以推廣為牽引,利用數據、模型、算力等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調控、精準作業、精準管理,加速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發布領域專項清單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數字底座、城市治理、民生服務3大領域、15個業務需求,從小切口、一件事發力,逐步到大場景、跨領域創新,進一步釋放數據應用價值,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配套打造技術孵化平臺,幫助企業加速成果轉化。
經開區發布區域專項清單
思想碰撞 共謀場景創新新路徑
場景創新是一項新的探索和實踐,是一種生態化、體系化的創新模式,在發布會的“場景對話”環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雪海、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一級巡視員賈明雁、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喬俊飛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信息化發展政策處處長馬潮江、京東集團副總裁何曉冬分享真知灼見,碰撞思想火花,圍繞智慧城市建設、智慧產業培育的新模式新路徑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
場景對話
此次北京智慧城市場景創新需求清單的發布,象征著北京應用場景創新開放工作進入了新階段。通過持續開展應用場景建設讓北京這座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實現利用數據技術為政府、企業、民眾提供滿意的服務,讓市民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強,企業生產效率更高,達到“優政”“惠民”“興業”的目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