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簡稱“產學研促進會”)聯合主辦,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力”)承辦的“能源安全 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能源安全”和“科技創新”,為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探討安全之道,貢獻創新之策,拓寬發展之路。
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等相關司局;北京市政府、廣東省、安徽省、遼寧省、內蒙古以及深圳市政府等相關省、區、市;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能源央企;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研究機構、證券金融機構、合作企業,以及新聞媒體等各界嘉賓和代表共350余人出席論壇。
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在致辭中回顧了人類歷史上的3次能源變革,指出我國已經站到了化石能源轉向非化石能源、清潔能源的舞臺的中心,目前非化石能源所面臨的間歇性、不穩定性等問題,未來可以通過科技創新得以解決。國家電投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企業,愿意跟社會各行各界一起,用科技創新來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和產業轉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能源行業應有的貢獻。
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國際核能院院士張勤表示,構建集高效、安全、環保、經濟于一體的新型能源產業創新機制,是利國利民的系統工程。要堅持科技以人為本的原則,推進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與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求的對接,堅持創新無邊界的理念,推進能源變革與其他領域以及世界各國的協同發展,堅持以大帶小的模式,在能源行業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格局。
論壇期間,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4位院士專家聚焦能源安全、科技創新,分別圍繞各自研究領域發表主旨演講,交流分享能源轉型與創新發展的前瞻洞見。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以《中國新能源革命的瓶頸與路徑:儲能+氫能+智能》為題,分析與展望了能源發展的技術路徑,他表示,當前新型電力系統的瓶頸問題是靈活性,需要綠氫儲能,電池儲能和智慧儲能等三種儲能相互協同,系統發力,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的全方位革命。
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辦,北京主會場分別連線香港、越南、哈薩克斯坦三個分會場,開展了云上交流。互動嘉賓代表均表示,本次論壇圍繞綠色能源科技創新開展交流對話,將有助于雙方共同推動能源科技發展,繼續加深能源領域的合作交流,促進互利共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