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進入到大模型時代,大算力正在成為發展AI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訓練、推理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撐,其中尤以訓練消耗更多。而大模型的迭代更新,必須以先進的AI芯片作為算力基礎。國內公司對算力非常看重,正如孟晚舟所說,算力已經成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瓶頸。
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內企業也在加緊布局算力領域,并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深度參與其中的相關公司有望優先受益。
AI技術崛起,算力需求大增
AI技術快速崛起,國內眾多大模型產品紛紛出現,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科大訊飛(002230)的星火大模型、阿里的通義千問、騰訊的混元,以及被寄予厚望的華為盤古大模型。
上述大模型的出現,也對算力提出了更多需求。
從數據上看,我國算力發展不斷提速,現已成為世界第二算力大國。截至2022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EFLOPS,占全球算力規模的31%,復合年均增長率接近30%,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隨著各類新應用場景的出現,國內互聯網大廠相繼布局GPT類大模型,預訓練+持續調優+應用推理等都將帶來大量的算力需求,對全社會的算力資源也提出更高要求。
在國家層面上,我國不斷加大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速推進數據中心的建設,打造關鍵基礎設施算力網絡,“東數西算”工程也有序推進。
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措施促進算力政策的落地。北京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上海提出2025年數據中心要超過18000PFLOPS,深圳則與科技部共同布局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項目。
總體來看,中國由AI帶動的算力市場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
國內多家企業有望受益
算力市場潛力巨大,我國在政策上對其發展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在政策的呵護下,國內企業加緊布局,不斷加強研發和創新,將算力推向技術發展的潮頭。
以華為公司為例,華為改變了傳統的服務器堆疊模式,以系統架構創新打造AI集群,實現算力、運力、存力的一體化設計,突破大算力的瓶頸。
華為此前發布的全新架構的昇騰AI計算集群Atlas 900 SuperCluster,可以支持超萬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采用全新的華為星河AI智算交換機CloudEngine XH16800,借助800GE端口能力,兩層交換網絡可以實現2250節點超大規模無收斂集群組網。
在華為的背后,是國內多家公司默默提供著相應的技術支持。
寶蘭德是一家專注于基礎軟件研發和推廣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線覆蓋了基礎軟件領域的中間件、容器PaaS平臺、智能運維和大數據等多個方向。
據了解,寶蘭德能夠提供服務器中間件,中間件是介于應用系統和系統軟件之間的一類軟件,它使用系統軟件所提供的基礎服務或功能,銜接網絡上應用系統的各個部分或不同的應用,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功能共享。興業證券(601377)預計,到2023年,中國中間件市場空間將超過100億元,未來五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0%。
得益于公司不斷強化內部治理結構,引進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高效、持續的內部變革和優化,寶蘭德在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4億元,同比增長32.6%;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增長2855.75萬元。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946.74萬元,同比增長47.23%,業績改善十分明顯。
作為國內中間件領域的龍頭,寶蘭德的中間件在銀行、金融等領域遙遙領先于對手。2023年前三季度,寶蘭德在電信行業收入同比增長8.2%,政府行業收入同比增長34.01%,金融行業收入同比增長84.62%。此外,公司在教育、能源等行業的開拓效果也非常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寶蘭德積極與華為展開合作,較早就通過了華為“一云兩翼”認證體系的產品兼容認證,并和CPU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及應用廠商進行大量的兼容適配工作,共同構建國產軟硬件生態。
除寶蘭德外,潤和軟件(300339)、拓維信息(002261)、常山北明(000158)等公司也與華為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隨著華為算力的穩步發展,上述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深度受益。
算力概念連續拉升
從盤面上看,算力概念連續拉升,近3個交易日板塊漲幅達到12.77%。11月8日上午,算力概念再度拉升,板塊漲幅達到2.7%。
個股方面,近期收獲15天13個漲停板的高新發展(000628)最為引人關注。該股近期累計漲幅已經達到256.15%。主要是因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四川華鯤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70%的股權。
恒潤股份昨日收獲漲停,該公司在盤后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子公司與蕪湖高新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針對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鏈聚合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所涉項目投資算力規劃不低于40000P。自10月中旬啟動以來,該股階段漲幅也達到86.91%。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