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生豬市場的春天還沒有到。
隨著傳統消費旺季即將來臨,生豬價格卻出現大幅跳水。根據農業農村部對500個集貿市場的監測,截至11月第2周,每公斤生豬價格15.18元/公斤,同比下跌42.1%。而在價格大幅跳水的同時,生豬銷售情況卻依然不理想。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存欄情況看,環比下滑10%以上。
面對市場萎靡,養殖端扛價情緒仍在,但是飼料成本卻在天氣影響下,持續高位。進入11月中旬以來,厄爾尼諾現象在南美地區持續發威,全球豆粕價格大幅攀升,CBOT豆粕期貨12月合約罕見的一度觸及漲停。
旺季來臨,豬肉價格大降竟然超40%
隨著立冬節氣到來,各地氣溫陡降,生豬市場也即將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但是,隨著旺季即將來臨,各地豬肉價格卻出現大幅跳水。根據農業農村部對500個集貿市場的監測,截至11月第2周,每公斤生豬價格15.18元/公斤,比上個月同期的價格下降了0.73元/公斤,降幅為4.5%,同比下跌42.1%。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11月10日發布數據,2023年11月第2周全國豬料比價為4.34,環比上漲0.46%。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49.76元。而另外根據市場三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0日,當前自繁自養利潤為-216.54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為-157.82元/頭。
從進一步細分來看,全國仔豬平均價格跌幅更加明顯,6月以來全國仔豬價累計下降59.16%。僅僅10月份,從第一周到第四周,全國仔豬均價分別為29.23元/公斤、28.19元/公斤、27.05元/公斤、25.63元/公斤,同比下跌也從34%提升到45%,顯然跌幅進一步擴大。
在價格大幅跳水的同時,生豬銷售情況卻依然不理想。根據近期多家上市豬企陸續公布2023年10月生豬銷售情況來看,多家上市豬企10月生豬銷售均價下跌超6%,但生豬銷售量價齊跌,牧原10月出欄環比降近10%,神農、正虹科技(000702)銷量環比下降超20%。
當前養殖行業整體產能去化速度不如預期,當前能繁母豬存欄僅去化不足4%。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和豬肉產量分別為37548萬頭和303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6%和3.2%。市場預期全年生豬產能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南美熱浪,豆粕等飼料成本持續高位
面對市場萎靡,養殖端扛價情緒仍在,寄望年底需求拉動銷售增長,市場主要參與者預計后期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此輪豬價下跌確實是跌勢最久的一次,以往周期中,生豬企業最多連續虧損6個月,而今年已經累計虧損10個月了。
由于養殖整體存欄的高庫存,支撐了國內玉米豆粕等飼料消費同比增長。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1-9月中國豆粕消費總量為5460.97萬噸,同比去年增加296.91萬噸,漲幅達5.74%。截至2023年11月13日,玉米現貨平均價為2698元/噸,豆粕現貨平均價格為4245元/噸。
進入11月中旬以來,厄爾尼諾現象在南美地區持續發威,巴西天氣情況成為未來市場關注重點,巴西14個州和聯邦區目前處于警報狀態,這也是巴西在今年下半年遭遇的第4次熱浪。受巴西大豆產量預估下調支撐,全球豆粕期貨價格大幅反彈。13日,CBOT豆粕期貨12月合約一度觸及漲停,漲幅5.56%,報474.4美元/短噸。
11月14日,大商所豆粕期貨主力合約2401合約價格,進一步攀升,而A 股唯一跟蹤大商所豆粕期貨價格指數的豆粕 ETF(159985)高開1.38%,再度逼近歷史新高。此前11月7日,中國采購美國大豆創下至少三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購買量,當天中國企業購買了約10船大豆,約60萬噸,將于今年12月至明年3月從墨西哥灣沿岸和太平洋(601099)西北地區的出口碼頭裝運發貨。
豬肉價格何時能起來?大約在明年下半年
豬肉價格持續下滑,拖累CPI指數也在回落。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下降0.2%,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0.1%,影響CPI下降約0.55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陳光華表示,作為產能的核心指標,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今年以來始終高于4100萬頭的正常保有量。9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40萬頭,比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要高出3.4%。同時,母豬的生產效率也在提升。在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豬肉產量處于近年同期高位,導致豬肉價格旺季不旺。
豬肉價格何時能起來?頭部豬企近期在接待調研時表示,目前豬價判斷難度加大,但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行情仍抱有信心。溫氏股份(300498)在近期接待調研時也表示,看好明年二季度后的豬價表現。公司表示,行業發生了較大變化,豬價判斷難度增加。考慮到行業資金情況,明年能夠繼續保持高速出欄增長的企業將有所減少,疊加可能的冬季疫病影響,預計明年市場供給量不會有太大幅度的增長。初步預計明年二季度起豬價開始逐步回暖,公司相對看好明年下半年的市場行情。
新希望高管也在日前向投資者表示,當前市場上博弈的主體非常多,對豬周期的底部判斷有難度。但總體看下半年會好于上半年,隨著節假日和消費的恢復,豬價會有所好轉。今年的產能去化還在繼續,核心競爭力還是主要靠降低成本。
顯然,在沒有重大疫病以及其他突發因素的前提下,豬肉價格短期內難以反彈,而且市場普遍預計生豬產能去化或將于2024年上半年結束,要到明年下半年價格才能呈現回暖態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