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共同舉辦的2023年度創新峰會于北京舉行。此次峰會以“創新聚能·共鏈未來”為主題,邀請了近40位來自政、商、產、學、研等各界的重磅嘉賓,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司庫建設、低碳轉型、ESG、國藥維新、數智融合等諸多熱點領域分享前沿動態和創新實踐。
早上8點2023年度創新峰會-IBM早餐論壇順利舉行,IBM頂級咨詢專家團隊與各數字化轉型先鋒企業領袖、意見領袖、知名學者就人工智能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度閉門交流。IBM咨詢大中華區總裁陳科典首先進行了展示,為現場嘉賓介紹了IBM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史及當前技術應用。《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則對人工智能對于新聞行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闡釋,并提出了三個有關人工智能技術的潛在影響及應用的交流話題。中國移動、斯倫貝謝、東航物流、青島啤酒(600600)、殼牌、百事食品 、一汽集團、華夏銀行(600015)的企業高管們及各領袖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分享了各自企業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狀況,共同探尋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經濟觀察報》執行總編輯文釗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辭,他表示,企業和企業家是創新的主體,很多時候創新者是人們眼中的孤勇者,創新需要企業家精神。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各個領域的優秀企業家分享他們的創新實踐,思考和洞察,也希望這樣的溝通和交流能夠讓大家互相啟發,碰撞出更多創新的火花,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全國工商聯原副秘書長、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特聘副會長王忠明發表了《創新:中國企業的經典化之路》主題演講。他表示,現如今“創新”已成為整個國家的熱詞,我們要不斷深挖和豐富創新的內涵。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將更多地體現在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突破中。
經濟學家、中國電子商會科創產業專委會副理事長張奧平發表了《2023年關鍵政策回顧及2024年經濟展望》主旨演講,在演講上張奧平提出了一套工具方法論,在他看來,今年我們經歷了供給過剩需求不足,各個行業都在降價去庫存,然而需求不會歸零,這種時候供給端追需求,背后的經濟周期原生機制就是庫存周期帶來的自發調整,跟政策無關。
中制智庫理事長兼研究院院長、全國工商聯高端裝備制造與儀器儀表委員會執行秘書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副主任、第十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新望發表了《全球供應鏈變局》主旨演講。他表示,企業不要老滿足于補短板,還要鍛長板,只有創造更多長板產品和長板企業,在未來供應鏈重構當中才能爭取到主動的地位,補短板是策略,鍛長板是戰略。
一、 數字轉型進入深水區,行業內機遇與挑戰并行
當前,數字轉型已進入深水區,在這樣的格局態勢下,考驗各家企業的不僅是技術的比拼,還有企業戰略布局、企業生態與核心能力間的角逐。在“數字轉型進入深水區:戰略、生態與核心能力”主題論壇上,嘉賓們就企業數字化轉型話題展開了探討。
IBM咨詢大中華區資深合伙人、混合云服務總經理李民表示,當下,我們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化,幫助企業解決以前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如何從大量數據里去發掘邏輯,為未來的發展找到一些支持,真正做到決策支持,是現階段要做的事情。
斯倫貝謝北亞區副總經理朱明表示,斯倫貝謝把數字化作為公司發展的三個核心引擎之一,在數字化方面,斯倫貝謝在十年前就開始把整個公司的數字化系統做整合,通過將近100年不斷的收購整合,在高峰時期全球大概有1400個不同的企業管理系統。
百事食品亞太區首席信息官崔曉玲表示,百事的口號就是每一口都能為消費者帶來一個笑容,只要盯準這個口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不會跑太偏。她認為,未來一定是需求驅動,以消費者的個性化喜好來拉動發展,百事食品會堅持為消費者帶來這個笑容,去變革自己的企業。
中國移動北京公司信息系統部總經理唐顯莉表示,中國移動是一個數據密集型企業,北京移動做出了具有非常特色的數據裝配,在原有數據處理上能夠快速關聯數據及提供服務,并跟其他行業數據做一些融合。她表示,北京移動還通過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經營、數字化賦能三個層面,來做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而推動企業數字化發展。
二、賦能企業數字化與低碳雙轉型,加速邁向未來工業新時代
當前,全球范圍內逐漸形成了以“碳中和”為代表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的共識。數字化和雙碳轉型不僅對企業建設起到關鍵作用,還能助力企業打造卓越實踐,推動產業鏈和供應鏈升級發展,加速邁向未來工業。在“賦能企業數字化與低碳雙轉型,加速邁向未來工業”主題論壇上,嘉賓們就企業數字化與低碳雙轉型話題展開了探討。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委員、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專家咨詢組副組長郝玉成表示,在智能化、綠色化的過程中蘊藏著眾多機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他期待企業在這個窗口期可以抓住更多機遇,找到更多的機會,加快企業的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技術研究部主任池程認為,數字化是整個新型工業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和路徑,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工業互聯網本身也是新型工業化非常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
在IBM咨詢大中華區企業戰略咨詢服務總經理董海軍看來,發展新技術歸根到底是要提高生產效率,這意味著要更少投入,更少能耗和更少的環境破壞,獲得更多的產出服務更多人群,因此數字化是解決效率問題的重要途徑,其結果就是綠色化,兩者之間是一個因果關系。
施耐德電氣中國咨詢業務總經理呂晉晗認為,企業做低碳和智能化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低碳和智能化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其次,超過50%的企業都在講降低能耗,這也說明低碳是一個必答題。第三是低碳和智能化可以更好地服務企業制造業的客戶,這就是我們要做綠色智能制造的原因。
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迪認為,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做的工作本質上是推動交通電動化,同時推動能源的數字化,這兩者恰好是現在雙碳最大的兩個領域,這也與交通減排和工業減排相關,對此公司也將加快完成全產業鏈的降碳,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屬性。
三、央企司庫建設進行時,加快實現業財雙融合
近年來,黨中央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作出重大部署,明確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對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具體要求。在監管部門和業務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央企普遍開展了一輪司庫建設潮。 在“央企數字化進程:司庫進行時”主題論壇上,嘉賓們就央企司庫建設話題展開了探討。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周露表示,價值型司庫管理體系集業財融合、監督業務、服務業務于一體,對此體系間應該是層級聯動、橫向協同、縱向穿透的,司庫的本質穿透來看是一個資金管理標準化、精益化和價值化過程。
中電金信核心事業部司庫業務產品總監雷小軍提到,中電金信以金融級數字底座“源啟”為基石,在2021年推出了司庫管理系統1.0版本實現企業資金日常運營管理,在2022年利用AI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識圖譜等先進技術對產品進行全面升級,建設以分析型、價值型為目標的司庫管理平臺,實現企業對資金運營分析、模型化定義、風險預警、決策支撐的司庫體系管理要求。全面具備司庫體系建設咨詢、技術底層升級、司庫系統建設、數據中臺建設、制度體系建設等一體化的服務能力,更好服務于央國企的司庫體系建設。
浪潮司庫資深專家、浪潮海岳智慧司庫產品部總經理鐘如玉基于20多家央企司庫建設的實踐總結出了“拆遷式”的全新建設、“提升式”的擴展建設和“整合式”的數據聚合建設三種建設思路。他認為,全鏈條貫通、全要素覆蓋、全角色協同、全數據聚合的司庫體系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這個過程也是財務人員對系統觀念、大局意識的實踐過程,全面提升了財務團隊的集體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資深專家、央企客戶事業部解決方案總監唐文偉表示金蝶通過“14441”構建價值型、智慧司庫方法論體系,將司庫業務和數字化技術相融合,并借助于金蝶云蒼穹底座和金蝶云星瀚價值型司庫平臺落地實現,通過“管理+DT”整合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于央國企司庫體系建設。
四、挖掘數智融合新價值,助力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數智融合是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推動我國創新企業數字化轉型重要推手。在“數智融合,最佳實踐擘畫現代產業鏈”主題論壇上,嘉賓們就企業數智融合話題展開了探討。
IBM咨詢大中華區資深合伙人、企業業務轉型服務總經理李郁靜表示,IBM是一個有著非常豐富的全球供應鏈運作經驗和能力的平臺,企業通過圍繞組織、業務流程工作,幫助企業們找到讓自身庫存周轉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而打造智能化的供應鏈轉型。
東航物流信息部總經理王巖表示,數智化改革是企業整體業務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對執行部門而言數智化改革主要包括三件事:一是整理專門的數智化改革團隊,二是重構核心業務系統,三是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應用在整體的航空物流場景,讓它效率更高,這是企業這幾年數智化轉型的核心目標。
騰訊企業微信交通行業總經理趙林圍繞數字化轉型和企業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溝通協調的話題提到了兩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是連接,第二個關鍵詞是助力。他表示,截止到今年3月,企業每天通過企業微信服務的微信用戶數達5億。這意味著騰訊企業微信已把組織連接好,連接好應用之后,把助力給到上下游產業鏈,只有企業和外部用戶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業務系統才能真正為其助力。
菲特(天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聯合創始人胡江洪表示,數智融合是大勢所趨,我們要打造標桿,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數字融合的發展進步。同時他指出,數智融合給業界帶來的思考是大家要強調分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和整個行業的進步。
五、推動央企司庫體系快速落地,加快財務管理數智化轉型升級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在司庫體系建設日趨完善的基礎上,擁抱更先進的財務管理工具,在財務報告、全面預算、資金管理、財務信息化、財務內控、財會隊伍建設等方面持續取得突破,將是中央企業的持續課題。
在“央企數字化進程:司庫改變未來”主題論壇上,嘉賓們就央企財務管理話題展開了探討。
在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王絳看來,司庫制度對于中央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國資委先后印發的三個關于中央企業的司庫制度建設的文件,給中央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很多戰略性的轉變,其中包括企業廣泛注重運營的安全,企業不斷提升了資金的集中度,加強了集團的管控能力,以及企業的運營和管理的數字化轉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用友網絡高級咨詢專家、全球司庫產品總監趙偉剛表示,在整個企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用友作為亞太地區全球領先的廠商通過“數智司庫、戰略增值”的理念引領客戶,從企業戰略目標的“一把手”工程出發,加強企業風險管控能力;并從制度、流程、組織等方面全面改革,結合新技術AI能力,重塑業財融合,提升全球化司庫管理水平;用友YonBIP商業創新平臺+全球司庫解決方案并結合大量央國企實踐服務企業司庫建設。
在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財務中心高級經理馮博雅看來,企業司庫管理是一個廣義的資金管理概念,它實際上是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現金預算、賬戶管理和短期流動性管理,運用信息化系統做司庫建設只是基礎性的一環,系統對于企業來說是做司庫管理的工具,但是對企業而言,司庫建設真正的挑戰其實是企業的整體管理。
六、跨越生物醫藥產業“資本寒冬”,找尋創新藥投資新機遇
2023年即將過去,生物醫藥產業的“資本寒冬”還在持續,與此同時,包括器械在內的一些細分領域的投資依然頻現。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依然面臨“寒冬”,但“寒冬”之下也存在機遇。在“國藥維新——創新藥投資的挑戰與機會”主題論壇上,嘉賓們就創新藥投資的話題展開了探討。
君實生物總經理助理、投融資管理部負責人俞文冰表示,除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核心產品,君實生物今年有大量的新的產品進入到臨床階段,其中包括具有創新性的小核酸類藥物,這對長期慢病管理有革命性的改變,可以讓中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呵護。
云頂新耀亞太區商務拓展負責人楊大洲表示,公司成立初衷是想讓在海外有明確臨床價值的產品可以幫助到患者,把可以幫助醫生管理疾病的產品帶到中國來。不久前,慢病藥物耐賦康也獲得國家CDE批準,意味著正式批準上市。
英矽智能對外合作負責人王玨表示,去年英矽智能平臺做了兩輪大規模全面升級,英矽智能以軟件形式為客戶提供服務,從初始到臨床階段,從靶點開始到臨床階段全流程賦能,這是技術平臺上的升級。目前英矽智能的商業模式也是越來越清晰,英矽智能現階段擁有了自己的AI平臺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AI軟件直接賦能。
七、綠色低碳轉型時代下,探析企業ESG實踐新路徑
近年來,ESG作為評價企業發展質量的一種價值標準,正在獲得金融市場、政策監管乃至公眾層面的認可,成為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風向標”。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與經濟觀察報聯合主辦的“ESG與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執行院長助理、評價中心主任王凱與嘉賓們就ESG的話題展開了探討。
騰訊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志峰介紹,2021年,騰訊金融研究院聯合中國金融協會綠色金融專委會專門成立了ESG基金課題組,在系統梳理全球ESG基金全年進展、監管規則和評價方法體系基礎上,對國內的一些頭部基金公司進行深入調研,嘗試構建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
在中創碳投區域市場總經理王文強看來,自從國家提出雙碳目標以后,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叫做碳達峰沖鋒、碳沖鋒,運動式的減碳等詞匯,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雙碳在ESG領域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中國企業都開始向有明顯的進步方向走,而且是越走越扎實的階段。
德勤中國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群總監李健表示,德勤在ESG領域做了有二十年,為上千家客戶提供ESG相關服務,包括ESG信息披露咨詢、ESG報告鑒證等。滿足企業從戰略規劃、架構設計等咨詢需求開始,一直到日常的ESG信息披露和相關回應、供應鏈ESG管理、ESG系統實施落地等運營需求。
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獨立審查人黃冬萍表示,ESG更像是一個全面的考核評價體系,雖然關注的是非財務信息,但是這些非財務信息最終被賦分到對企業的整體評價中。ESG不僅要求企業“學習好”,即經營業績好,還要求企業各方面全面發展,以實現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的日新月異,時代的創新前行者步履不停。在2023年“創新聚能·共鏈未來”主題創新峰會上,嘉賓們的精彩發言為行業提供了最新的企業創新前沿動態。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時代下,企業展現出勇于創新的精神,塑造出堅韌不拔的特質,他們敢于掙脫傳統的束縛,借助科技創新的臂膀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至此,由《經濟觀察報》和經觀傳媒共同舉辦的“創新聚能·共鏈未來”2023創新峰會圓滿結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