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舒隆煥
視頻剪輯 舒隆煥
抗日將領馮欽哉炸毀煤礦、槍殺少將、行賄金條等電視劇情節與歷史不符?近日,在陜西西安,馮欽哉的孫子馮寄寧向極目新聞(報料郵箱:jimu1701@163.com)講述了其15年的維權情況。
2007年12月,西安電影制片廠(簡稱“西影廠”)拍攝的36集電視連續劇《西安事變》播出。馮寄寧認為劇中對其爺爺馮欽哉炸毀煤礦、槍殺少將、行賄金條等情節,對馮欽哉的名譽權構成嚴重侵犯。此后,馮寄寧狀告西影廠,要求對方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馮寄寧贏了官司,西影廠登報致歉。
西影廠道歉10多年后,馮寄寧發現多家傳媒公司在網上播放的上述電視劇《西安事變》,侵犯馮欽哉名譽權的相關內容并未刪除。為了維護爺爺的名譽,馮寄寧再次開始維權。此后他又發現,網上有侵權光盤在售,于是再次狀告西影廠。
馮寄寧收集的資料(極目新聞記者 舒隆煥攝)
馮寄寧表示,自己打官司看重的不是獲賠多少錢,而是討一個公正的說法,想要一句道歉。同時,他希望這個案例能起到警示作用,影視作品的情節應該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歷史人物不能隨意戲說,電視劇更不能胡編,歪曲歷史影響的不是一代、兩代人。”
今年,74歲的馮寄寧等來了終審判決。判決認定,西影廠存在過錯,判令西影廠在全國發行報刊上發表致歉聲明,并賠償馮寄寧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目前,他已收到撫慰金,仍在等第二次道歉。
抗日將領行賄情節貶損人格,后人狀告西影廠
據史料記載,馮欽哉原為國民黨陸軍上將,早年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后投身辛亥革命、護國討袁、北伐戰爭、抗日戰爭。1949年任華北“剿總”副總司令,后隨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起義。
馮寄寧今年74歲,退休后,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收集、研究有關馮欽哉的資料上。
馮寄寧與西影廠之間的矛盾,始于16年前。2007年12月,西影廠拍攝的36集電視連續劇《西安事變》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
2008年,在西安的馮寄寧看到該劇,認為劇中描寫馮欽哉炸毀煤礦、隨手槍殺少將江天正、行賄錢大鈞一根金條等情節,對馮欽哉名譽權造成嚴重侵犯。馮寄寧遂提起訴訟,要求西影廠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馮寄寧告訴記者,庭審中,他的代理律師出示了11份地方志和相關人員的回憶錄、書信等物,西影廠則出示了3份證據。
2008年8月5日,西安碑林區法院依法認定,上述三段有關馮欽哉的情節均沒有證據證實是歷史史實,并認定馮欽哉將軍給錢大鈞行賄金條的情節貶損了馮欽哉人格,侵害了馮欽哉的名譽權,構成了民事侵權。
最后,法院判定西影廠停止電視連續劇《西安事變》中有關馮欽哉行賄情節播出,在全國性報刊為馮欽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并向馮寄寧賠禮道歉。
馮寄寧說,不久后,西影廠履行了法院判決的義務。
馮寄寧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西影廠曾在當地報紙刊登道歉聲明,“三十六集電視劇《西安事變》中有關國民黨將軍馮欽哉向錢大鈞行賄一節,經法院判定認為貶損了馮欽哉的人格,侵犯了馮欽哉的名譽權,現就該情節所造成的影響為馮欽哉將軍恢復名譽,向其親屬賠禮,并表示歉意。”
馮寄寧以為,他與西影廠之間的矛盾就此化解。
西影廠曾登報道歉(受訪者供圖)
侵權電視劇再授播放權,各方開始逐級追責
10多年后,馮寄寧再次發現西影廠侵權。
2019年,馮寄寧發現,多家傳媒公司在網上播放的《西安事變》仍存在侵權部分情節。其中,侵犯馮欽哉名譽權的內容并未刪除。
馮寄寧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并不清楚網上播放的這些視頻來自哪里,一旦發現有網站播放便留下證據。為了維護爺爺的名譽,他又開始維權。
2020年12月,馮寄寧起訴國內某網,稱該網站在網上播放的電視劇《西安事變》構成名譽侵權。
訴訟期間,馮寄寧才掌握了其中的來龍去脈。2018年,西影廠將其攝制的電視劇《西安事變》授權給霍爾果斯某傳媒公司(簡稱“傳媒公司”),上述某網又從傳媒公司獲得了播放權。
西安碑林區法院經審理,于2021年8月作出判決,判令某網在其視頻網站刊登道歉聲明,為馮欽哉恢復名譽,并向馮寄寧賠禮道歉,賠償馮寄寧精神撫慰金及律師費。某網對此判決不服,上訴至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審期間,因某網所播放的電視劇《西安事變》來自傳媒公司的授權,某網遂向傳媒公司主張侵權賠償費用。
2022年2月,傳媒公司與馮寄寧達成和解,由傳媒公司向馮寄寧支付和解款,馮寄寧收到和解款后,申請撤回起訴,并就協議簽訂前播放電視劇《西安事變》中包含馮欽哉行賄等情節的行為不再向某網和傳媒公司追究法律責任。
同時,傳媒公司被某網站追責時,找到為其授權的電視劇《西安事變》版權方西影廠主張侵權費用。西影廠與傳媒公司約定:前款約定的賠償款及其他費用由西影廠承擔。
因此事和解,某網撤回上訴,馮寄寧也撤回起訴。
馮寄寧講述維權情況(極目新聞記者 舒隆煥攝)
發現網上在售侵權光盤,又將攝制者告上法庭
此后,馮寄寧本以為西影廠已將此事妥善處理,但后來他發現,網上有電視劇《西安事變》的侵權光盤在銷售。于是,他又將西影廠告上法庭。
對西影廠提起的訴訟中,馮寄寧認為,西安電影制片廠蔑視法律權威,知錯不改,為牟取利益,故意繼續傳播,致使侵權范圍擴大。西影廠則認為,馮寄寧主張的事實,西影廠已經進行了賠償,賠償過后,未再實施新的侵權行為。根據一事不再理的原則,法院應駁回馮寄寧訴訟請求。
記者注意到,西安市雁塔區法院對該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一審審理中,雙方存在的爭議焦點是馮寄寧是否構成重復起訴、西影廠的行為是否構成對馮欽哉名譽權的侵權。
一審判決書顯示,一審法院認為,馮寄寧不構成重復起訴。
西安市雁塔區法院認為,此前馮寄寧訴訟的侵權行為人是某網。本案中,馮寄寧主張的侵權行為人不是播放者,而是攝制者,即西影廠,因此,不構成重復起訴。
馮寄寧告訴記者,西安市雁塔區法院雖然認為西影廠對后續再次侵權負有責任,但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
判決書顯示,西安市雁塔區法院認為,只有在傳媒公司授權其他方公開傳播時,才能引發社會對馮欽哉名譽評價的降低產生侵權損害后果。鑒于西影廠實際上已經承擔了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馮寄寧再單純對西影廠向傳媒公司的轉讓行為要求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一審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15年維權要一句“道歉”,望起到警示作用
馮寄寧對一審判決不服,提出上訴。
馮寄寧向記者提供的判決書顯示,今年10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終審判決認定,西影廠存在過錯,判令西影廠在全國發行報刊上發表致歉聲明,并賠償馮寄寧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
記者注意到,終審判決與一審的爭議焦點不同。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該案爭議焦點是西影廠是否侵犯馮欽哉的名譽權、西影廠是否已經承擔了侵權責任。
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西影廠作為電視劇《西安事變》的攝制者、第一發行者,生效判決所確認其拍攝的馮欽哉行賄錢大鈞金條的情節,構成對馮欽哉名譽權的侵權。西影廠在未進行刪除處理該情節的情況下,即向傳媒公司轉讓了播放權。
西影廠主張其轉讓播放權行為,并未導致向社會不特定人員傳播。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西安電影制片廠作為攝制者與發行者,其授權其他主體播放,追求目的就是向不特定人傳播該影視作品,且傳媒公司授權其他平臺播放貶損馮欽哉人格的侵權內容,導致馮欽哉社會評價降低。
西影廠轉讓播放權的行為與各平臺播放侵權情節有直接因果關系,且西影廠明知有侵權情節,卻不刪除,對外轉讓播放權,其對本次侵權有過錯,應認定西影廠侵犯了馮欽哉的名譽權。
西影廠提供了馮寄寧與傳媒公司的和解協議書,其中有“不再向霍爾果斯某傳媒公司、某視頻網站及其關聯公司主張追究任何法律、行政責任”的內容。
對此,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電視劇《西安事變》并非僅在某視頻網站平臺播出,而是在多家平臺播放,其中法院判決另外兩家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均是因馮寄寧向兩公司郵寄信函要求其停止侵權,但兩公司在收到投訴后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都承擔怠于履行義務的法律責任,而非替代西影廠承擔法律責任。
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不能認定西影廠已經承擔了全部侵權民事責任。
12月12日,馮寄寧對記者說,電視劇《西安事變》開始播放至今整整過去了16年,他為維護爺爺的名譽權也奔走了15年,“我看重的不是獲賠多少錢,而是討一個公正的說法,要一句‘道歉’。”
馮寄寧說,目前西影廠依照法院判決已向他支付了3萬元精神撫慰金,但尚未“登報致歉”。他坦言,希望這個案例能起到警示作用,影視作品的情節應該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歷史人物不能隨意戲說,電視劇更不能胡編,“歪曲歷史影響的不是一代、兩代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