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信息顯示,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懲治涉外匯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據官方介紹,該批典型案例是檢察機關和外匯管理部門綜合運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手段,強化行刑銜接,嚴懲涉外匯違法犯罪的顯著成果。
國家外匯局管理檢查司負責人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下一步,國家外匯局將切實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和要求,嚴格執法、敢于亮劍,會同司法機關保持對非法跨境金融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
外匯違法犯罪新趨勢顯現
根據官方通報,該批典型案例共8件,主要涉及跨境對敲型非法買賣外匯案件,分別是:趙某等人非法經營案,郭某釗等人非法經營、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鄭某東等人騙購外匯案,徐某悅等人非法經營案,李某杰非法經營案,章某虎、章某嫻非法經營案,王某良等人非法經營案,張某群、吳某銳等人非法經營、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案例對解決檢察辦案中指控證明犯罪難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例如,正確把握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的證明標準,進一步提高引導取證、證據審查能力,以查清境內資金流向為重點,緊盯關聯賬戶,全面審查銀行流水、通訊記錄等客觀證據,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等言辭證據,在關聯比對分析的基礎上還原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模式,準確認定案件事實。
據了解,當前外匯違法犯罪呈現新的趨勢和特點:
一是資金跨境轉移更加隱蔽。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更多采取跨境“對敲”模式,境內劃轉人民幣,境外劃轉外匯,境內外資金獨立循環,有意逃避監管視線。
二是資金交易更加快速龐雜。銀行卡、POS機、網絡支付等支付結算工具便捷、高效,不法分子在全國范圍內多銀行、多層賬戶間清洗、分散、聚合資金,虛擬貨幣等新型支付手段更增加了資金劃轉的隱匿性。
三是非法信息發布傳播“社交媒體化”。社交網絡、直播平臺充斥大量信息,境外網站、聊天軟件提供私密交流工具,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和私密聯絡發布非法資金兌換招攬廣告,對接非法交易,被打擊封堵后,在極短時間內更換網址卷土重來。
8件典型案例:跑分平臺、虛擬貨幣、“殺豬盤”
非法買賣外匯通常為騙取出口退稅、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洗錢等犯罪行為的關鍵環節,成為滋生黑灰產業的土壤。從官方通報的典型案例來看,在非法支付結算、非法買賣外匯等案件中,不少犯罪團伙涉及搭建違法跑分平臺,以及利用虛擬貨幣提供外匯兌換服務。
例如,有犯罪團伙以兼職賺傭金為誘餌,糾集大量的個人或小微商戶注冊成“跑分客”,利用“跑分客”提供的個人微信、支付寶、銀行卡賬戶等搭建資金通道,為境外賭博網站、“殺豬盤”詐騙等黑灰產提供支付結算服務,從中賺取傭金。
有案例顯示,一個名為“天天向上”的跑分平臺糾集了10萬余個“跑分客”提供的37萬余個資金賬戶進行收款轉賬,經查,2020年4月1日至5月18日期間,該平臺非法支付結算數額達人民幣31.9億余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典型案例中出現了利用虛擬貨幣為媒介開展非法買賣外匯的案件。有犯罪團伙以虛擬貨幣(如“泰達幣”)為媒介,通過提供跨境兌換及支付服務賺取匯率差盈利,利用虛擬貨幣的特殊屬性繞開國家外匯監管,通過“外匯—虛擬貨幣—人民幣”的兌換實現外匯和人民幣的價值轉換,變相買賣外匯。
在我國,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相關業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當前,越來越多的非法買賣外匯犯罪通過虛擬貨幣交易兌換實施。”最高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表示,在辦案中發現,以虛擬貨幣為交易媒介間接實現外匯與人民幣的貨幣價值轉換,系非法買賣外匯行為鏈條上的重要環節,應予依法懲治。
此外,變相非法買賣外匯案例中,還有以營利為目的,利用破解的POS機在境外通過持卡人刷卡消費收取人民幣,同時向持卡人支付外幣的犯罪團伙,以及涉跨境賭博、地下錢莊完成非法買賣外匯交易等情況。
執法亮劍、行刑銜接
當談及本次最高檢與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的案例有哪些特點時,最高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表示,此次發布的案例主要針對跨境對敲型非法買賣外匯案件。
據介紹,跨境對敲型非法買賣外匯是當前非法買賣外匯的典型表現之一,此類案件中,人民幣和外幣一般不進行物理上的跨境流轉,表面上看資金在境內外單向循環,實質上屬于變相買賣外匯行為,擾亂了外匯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
從檢察辦案看,跨境對敲型非法買賣外匯犯罪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非法操控大量資金賬戶進行海量交易,司法辦案中需要查清實際控制使用的資金賬戶及用于非法買賣外匯的交易流水。二是跨境對敲手段復雜多樣,此次發布的案例中,除傳統的對敲外,還通過虛擬貨幣交易、違規改造POS機并偷運出境刷卡交易等方式實施跨境對敲,隱蔽性、專業性更強,對偵查取證、審查證據的專業要求更高。三是與部分上游犯罪勾連緊密,非法買賣外匯成為助推其他關聯犯罪實施的資金通道,涉及資金出境的違法犯罪活動通常需要借助非法買賣外匯實現,對全鏈條懲治違法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外匯市場是我國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方面。
國家外匯局管理檢查司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本次,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選取的8起案例,是兩部門綜合運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手段,行刑銜接打擊涉外匯違法犯罪的顯著成果,持續向市場傳導外匯市場嚴監管信號。下一步,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切實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和要求,嚴格執法、敢于亮劍,會同司法機關、公安機關保持對非法跨境金融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
一是執法亮劍,堅決打擊非法跨境金融活動。依托外匯非現場大數據分析,精準探查異常外匯交易,深入挖掘并向司法機關移交涉嫌外匯違法犯罪線索,參與重大復雜案情甄別研判,協助梳理補齊資金鏈關鍵證據,全力配合刑事案件偵查、審查起訴工作。
二是行刑銜接,同步查處行政違法案件。保持協同打擊步調,暢通行刑雙向銜接,及時接收司法機關移送的涉嫌外匯違規線索案件,依法啟動行政調查處罰程序,嚴懲外匯違規行為。
三是懲防并舉,積極開展外匯政策法規宣傳教育。經常性開展外匯法規政策宣講和典型案例通報,以警示教育片、新媒體普法短視頻、圖解等多種宣傳方式,詳解外匯管理法規政策要求,揭示外匯違法犯罪的嚴重后果,引導市場參與主體通過銀行等合法正規渠道辦理外匯業務,自覺遠離地下錢莊等違法犯罪活動。
責編:王璐璐
校對:彭其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