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2023德勤中國醫藥健康明日之星”榜單出爐后,德勤中國今日發布了《自主創新,數智賦能 — 2023中國醫藥健康明日之星項目報告》(下稱“報告”),分析本屆上榜企業特點,并概述中國醫藥健康行業市場環境和現況,同時展望了行業未來的六大發展趨勢。
作為高新科技領域的重點行業,醫藥健康產業過往數年在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 50 強暨明日之星”評選中占據重要位置。為順應行業最新發展趨勢,2023年德勤在“中國高科技高成長”項目下開設了“中國醫藥健康明日之星”項目,以發現和表彰在醫藥健康細分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并具備巨大成長潛力的優秀企業。
德勤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主管合伙人簡思華表示:“隨著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的縱深發展,在醫改政策、新興技術以及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我國醫藥健康產業創新質量不斷提高。國內自主創新滲透到大健康產業的各個賽道,從而涌現出一批批頗具潛力的創新企業,極大促進了國產創新藥和醫療技術的研發,并逐漸在全球市場獲得認可,躋身全球技術創新第一梯隊。德勤憑借卓越的專業服務能力,加上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優勢,一直積極助力企業鏈接生態資源,多維度促進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新興企業長足健康發展。”
德勤中國醫藥健康明日之星主管合伙人、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審計及鑒證主管合伙人虞揚表示:“本屆高科技高成長活動的主題是‘自主創新,數智賦能’,旨在強調自立自強,不斷深化科技創新,同時通過數字化為傳統產業提升科技屬性,實現降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自去年六月底啟動‘中國醫藥健康明日之星’項目以來,評審委員會對企業融資估值、創始團隊、技術創新、市場前景及行業排名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嚴格評審,最終甄選出50家綜合實力特別突出的企業。榜單涵蓋了醫藥健康各細分領域的先進企業,全方位展現出生命科學與醫療領域的多元創新成果!
2023醫藥健康明日之星 50 家上榜企業多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尤其集聚在上海和北京。行業聚焦在新藥研發和醫療器械兩大領域,其中獨角獸與準獨角獸企業數量達 12 家,發展勢頭強勁。約 60% 的醫藥健康明日之星企業的研發人數占比超過 40%,在新藥研發的細分市場,約 65% 企業的研發人數占比超過 60% 。鑒于眾多企業仍處于初創階段,在數字化投入方面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報告指出,中國在戰略層面上對醫藥健康產業給予高度重視,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及《中國制造2025 》兩大重量級產業政策指導性文件中,醫藥健康產業均位列其中,定位為國家先進和創新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2017年,中國反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至2022 年占有約 11% 的市場份額,并預計2023至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7.2%,高于5.7%的全球平均值。
目前,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的私募股權風險投資資金正在轉向早期融資輪次,并更多地關注下一代療法,而二級市場指數在過去三年出現較大變化,相較產業資本市場相對成熟的美國仍有較大的追趕空間。在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和人口老齡化兩大宏觀趨勢的推動下,報告總結出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六大發展趨勢:
一.全鏈條創新加速:國務院、衛健委、藥監局等機構多舉并施,對激發創新和加速自身審評效率兩手并抓,推動企業創新,逐步實現人民病有所醫。縱然受疫情影響,國產IND 創新藥和中國核心臨床試驗的數量仍有顯著提升,尤其在核心臨床試驗數量方面已接近美國。
二.從中國走向世界:2017-2023年,中國對外授權產品數量快速增長,反映中國國產創新藥正逐漸獲得全球認可。中國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的地位在過去五年持續提高,已進入全球創新第一梯隊。
三.集采重塑市場格局:集采的快速擴張重塑了中國成熟藥和高值耗材的市場格局,實現了民眾治療的可負擔性的提高和醫保基金可持續性的強化,同時進一步推動低創新屬性的藥械企業加快加大對創新轉型的投入。
四.醫保準入的尖峰時刻:在國家醫保局作為主導機構確立后,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正式進入常態化,自2019 年開始的“調優”操作對醫保目錄的調整開始產生實質影響。此外,準入通道多元化提高了創新產品的醫保準入成功率,等待期自2020 年后大幅縮短。
五.醫療資源優化和強基:5G、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也加速了醫療服務的智能化並提高醫療資源的效率和覆蓋面,同時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推動醫療服務覆蓋面擴大和疾病領域的多元化,實現更高的醫療公平性、公正性和可及性。
六.終端多元化和多層次:醫藥電商的崛起和處方外流的加速下,中國醫藥終端市場的格局正朝著多元化和多層次發展,隨著未來醫療資源集中和擠兌情況逐步緩解,基層市場的發展將逐步提升。同時,中國正從單一支付者模式向多元化支付者模式轉變,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2023德勤中國醫藥健康明日之星榜單
公司中文全稱 |
所屬行業 |
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
生物技術 |
北京鼎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北京凡星光電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北京華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XO |
北京立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北京鎂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CXO |
北京拓領博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北京優腦銀河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博奧信生物技術(南京)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博生吉醫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博雅輯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重慶永仁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輻聯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廣州華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廣州市萊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技術 |
華夏英泰(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勁方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凱思凱迪(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楷拓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CXO |
昆翎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CXO |
凌科藥業(杭州)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南京諾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南京三迭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南京征祥醫藥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諾峰藥業(成都)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奇點醫療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賽納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上海復諾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上海勵楷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上海六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上海魅麗緯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上海沈德無創時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上海摯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深圳睿心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深圳賽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深圳深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XO |
深圳市帝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深圳市立心科學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深圳市真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深圳市臻絡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蘇州博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
CXO |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信念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藥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醫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宜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其他 |
英諾湖醫藥(杭州)有限公司 |
新藥研發 |
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 |
云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 |
CXO |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