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檢測業務收入的大幅下降影響了整體業績。1月30日,華大基因(300676)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3年凈利至少下降86.3%。相較2022年同期,華大基因相關檢測業務收入出現較大下降。作為最早參與核酸檢測的一批企業,華大基因曾在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啟動了超過100個火眼實驗室。通過發揮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的優勢,華大基因推出了“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包括檢測試劑盒及檢測實驗室設計方案等。受益新冠檢測業務,華大基因2020年營收凈利大增,其中凈利同比增長656.43%。不過,離了相關檢測業務,華大基因是時候需要思考新的增長極了。
2023年,華大基因預計實現營收42億?45億元,同比下降36.14%?40.39%;實現凈利0.8億?1.1億元,同比下降86.3%?90.04%。對于業績下滑,華大基因在公告中解釋稱,報告期內,受行業周期影響,公司相關檢測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下降,公司繼續主動戰略性調整主營業務產品結構與供應鏈策略,推進主營業務的穩步發展。凈利下滑主要是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有所下滑以及研發投入增長所致。
此前,相關檢測業務大幅推動了華大基因的業績增長。參與核酸檢測后,華大基因營收凈利大增,2020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83.97億元,同比大增199.86%;實現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656.43%。“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產品)”也在2020年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占主營業務比例達66.24%。
業內人士曾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冠防控帶來的業績增長具有偶發性,未來業績的高增長存在不可持續性的風險。除了華大基因2023年業績大幅下滑外,達安基因(002030)同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由于市場需求減少,公司2023年凈利預計為1億?1.3億元,同比下降97.6%?98.15%。
在2020年之前,華大基因的業績已有下滑勢頭。2018?2019年,華大基因凈利分別同比下滑2.88%和28.53%。隨著新冠檢測業務需求下降,華大基因在產品、資質、市場等方面持續發力。2023年,華大基因在原單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基礎上,再次升級產前篩查技術,推出200+種顯性單基因病無創產前檢測。
此外,華大基因進一步開辟慢病人群的疾病防控業務,公司的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基因檢測(APOE基因分型檢測)、早發冠心病風險基因檢測、心血管疾病藥物基因檢測及認知障礙疾病基因檢測產品、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抗體檢測系列產品正式上市。
在國際業務拓展方面,華大基因于2023年與沙特Tibbiyah合資成立的獨立臨床實驗室開業,與沙特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Authority,PHA)正式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華大基因與泰國、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塞爾維亞等國的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合作方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并簽訂協議,進一步促進了公司精準醫學技術在全球市場的推廣應用。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