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CPI環比連續兩個月上漲,受上年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同比降幅擴大。此外,1月份PPI環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機構人士分析認為,短期內價格指標或保持在低位波動,但在經濟動能和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持續恢復改善的條件下,全年來看CPI溫和回升,PPI由負轉正的路徑較為明晰
CPI環比連續兩個月上漲
數據顯示,2024年1月,CPI環比上漲0.3%,已連續兩個月上漲,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CPI環比上漲是受節日效應影響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其中,受寒潮天氣和春節臨近等因素影響,蝦蟹類、鮮菜、薯類及鮮菌價格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出行需求增加,飛機票和旅游價格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董莉娟指出,同比降幅擴大,主要是上年春節位于1月份,加之同期疫情防控轉段后消費需求增加,導致上年對比基數較高所致。
“食品價格同比下降5.9%,影響CPI下降約1.13個百分點。”董莉娟表示,食品中,豬肉、鮮菜和鮮果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7.3%、12.7%和9.1%,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78個百分點,占CPI同比降幅九成多,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數據顯示,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3%,漲幅與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相當;同比上漲0.4%,保持溫和上漲。
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談到,當月核心CPI同比仍保持穩定正增長,意味著盡管整體CPI連續四個月同比負增長,但當前并未形成通縮格局。2月春節錯月效應影響反轉,CPI同比或將恢復正增長,預計漲幅會在0.6%左右,此后有望基本延續正增長狀態,全年CPI同比中樞將從2023年的0.2%回升至1.3%左右。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短期內CPI或保持在低位波動,但在經濟動能和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持續恢復改善的條件下,全年來看CPI溫和回升的路徑較為明晰,從中期來看通脹中樞將在波動中逐步修復,回歸至常態水平。
5個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
1月份,從環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從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董莉娟分析,全國PPI環比、同比下降,但降幅均收窄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內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
董莉娟表示,分行業看,主要行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和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5個行業價格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合計影響PPI同比下降約1.47個百分點,對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減少0.28個百分點。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由上月下降1.6%轉為上漲3.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馮琳認為,前述行業降幅收窄的主因是基數走低的影響,2月適逢春節,由于春節長假期間PPI將環比走低,而上年同期基數走勢相對穩定,預計當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勢頭或將暫緩。考慮到2024年國際原油價格有望回穩,“三大工程”全面推動下,國內房地產投資降幅趨于收窄,對國內主導大宗商品價格的抑制作用減弱,加之上年同期價格基數下沉,上半年PPI同比降幅總體將趨于收窄,并有望在年中前后轉為正增長。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M1增速仍在底部,而M1增速對PPI有6個月左右的領先。”馮琳說,因此PPI同比轉正后仍將低位運行一段時間,預計全年PPI同比漲幅大概在1.0%左右。
校對:李凌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