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避免資金沉淀空轉。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貨幣政策首先強調了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供應與經濟增長和價格預期目標相匹配,將推動今年增長和物價水平繼續復蘇,同時新增關于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提法,有助于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今年初以來,貨幣政策根據內外部形勢、市場需求情況相機抉擇,更加靈活適度。50個基點的全面降準、支農支小領域定向降息,以及5年期以上LPR單獨大幅下調,但同時,在穩匯率、防空轉、提效率等考量下,2月MLF利率繼續“按兵不動”,1年期LPR也維持不變,實現非對稱調整。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稱,貨幣政策方面表述與之前一致,穩健貨幣政策保持精準有力,一方面,要保障貨幣政策支持力度,提振微觀主體活力,為經濟進一步回升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貨幣政策實施效率,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2024年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三大工程、重點項目等領域均是金融政策發力點。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優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明明預計,金融五大篇章是貨幣信貸政策的主要方向。“有可能進一步出臺結構性信貸工具支持發展。總量和結構是貨幣政策的兩個發力點,盤活存量也有助于提高信貸增量的效率。”他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李強總理還強調了“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周茂華認為,年初,央行靠前發力先后超預期實施降準、定向降息與PSL、MLF等結構工具,在支持經濟修復與提振市場信心方面起到良好效果。后續降息、結構性工具仍在工具箱,在經濟為明顯偏離修復軌道情況下,預計央行更多倚重結構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平衡穩增長與防風險,兼顧短期與中長期,內外均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