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信再次宣布并購海外資產。近日,美利信披露公告顯示,公司擬以現金收購位于德國和波蘭的兩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總共涉及資金預估為4536.82萬歐元。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該交易完成后,美利信將在歐洲擁有本地化的生產制造基地及技術中心。筆者關注到,美利信對海外布局動作頻頻,剛在2023年12月收購位于美國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
加大海外布局的背后,美利信業績表現不佳。據2023年報,美利信業績出現“增收不贈利”,凈利潤同比縮水三成。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利信交出的首份年報,上市滿一年即業績“變臉”。
美利信主要布局兩大業務,包括汽車類零部件和通信類零部件,其中汽車類零部件的毛利率出現下滑。此外,美利信在國內市場毛利率明顯下滑,海外市場毛利率有所提高。這就也不難理解美利信頻頻對海外收購。
頻頻并購海外資產
4月17日晚間,美利信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美利信在盧森堡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從德國公司賣方處收購VOIT Automotive GmbH的97%股權,并通過德國公司間接取得Fonderie Lorraine S.A.S.的51%股權;從波蘭公司賣方處收購Voit Polska Sp. Z o.o.的100%股權。
其中,德國公司97%股權的購買價為3484萬歐元,波蘭公司股權收購價的預估值為1052.82萬歐元。以此計算,標的公司合計收購價格預估為4536.82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28億元。該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標的公司主要從事鋁合金壓鑄、機加工及沖壓冷成型業務,為全球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客戶提供汽車零部件,主要客戶包括采埃孚、博世、博澤、大眾、奧迪等。
值得注意的是,標的公司的客戶集中度非常高。2022年至2023年,德國公司對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超過90%,僅是對采埃孚的收入占比就超過70%;波蘭公司對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也超過90%。
筆者關注到,美利信作為收購方,同樣對大客戶存在較大依賴。據2023年報,美利信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達到64.97%。據招股書,2022年中期,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美利信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為61.20%。
通過收購來布局海外市場,美利信已不是第一次。2023年12月,美利信宣布通過香港美利信在美國成立的子公司,收購圣龍股份(603178)全資子公司持有Millison Casting Technology LLC的100%股權,涉及金額1134.8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176萬元。
公告顯示,美國標的公司同樣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業務,經營范圍包括發動機油泵、變速箱油泵、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加工、研發及銷售。
上市一年即業績“變臉”
美利信主要從事通信領域和汽車領域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訊領域包括4G、5G通信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結構件,汽車領域涵蓋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多個系統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
2023年4月,美利信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前的業績增速較快。2020年至2022年,美利信實現營收增速分別為33.27%、24.35%和38.97%,實現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64.76%、7.10%和125.44%。
上市滿一年,4月16日,美利信披露首份年報,公司業績“變臉”。2023年,美利信實現營收為31.89億元,同比微增0.60%;實現凈利潤為1.359億元,同比下滑39.32%。
財報顯示,美利信盡管實現營收微增,但是營業成本在上漲,其中管理費用為1.462億元,同比增長38.90%。美利信對此解釋稱,主要系業務拓展,相應咨詢費、職工薪酬等增加所致。此外,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也出現不同程度增加。
兩大主要產品中,通信類結構件的收入同比下降15.12%,而汽車類零部件的收入同比增長12.67%。汽車類零部件的毛利率為12.07%,較去年減少3.78pct;通信類結構件雖然收入減少,但是毛利率為17.20%,較去年增加0.48pct。
毛利率更低的汽車類零部件收入增加,反而導致整體毛利率下降。2023年度,美利信銷售毛利率為15.54%,較去年減少1.74pct。毛利率下降成為拖累利潤的因素之一。
筆者發現,美利信在海外市場的利潤水平明顯高于國內市場,這就不難理解公司為何要斥資收購海外資產。去年,美利信在海外地區的收入為11.30億元,占總營收比重35.43%,但是主營利潤為3億元,占利潤比例60.67%。
對比之下,海外地區銷售毛利率達到26.62%,大幅高于國內地區銷售毛利率的9.47%。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度,國內地區銷售毛利率尚為13.08%。在2023財報中,美利信也指出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的現狀。
汽車零部件企業加速出海
近些年來,國內汽車市場增長趨于平緩,海外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出海成為大勢所趨。國產汽車零部件廠商參與全球市場,逐漸從產品貿易發展到全產業鏈輸出,主要通過在海外并購和自建產能的方式。
海外并購的最大優勢是“快”。由于汽車產業鏈長,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產能建設及獲取客戶等環節都需要較長時間,而海外并購可以借用已有的產能建設和客戶資源,快速進入他國市場并擴大市場份額。
美利信在公告中表示,海外并購是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快速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徑。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頻繁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開展并購,如德賽西威(002920)收購德國天線公司ATBB,收購德國領先天線測試和服務商ATC;文燦股份(603348)收購法國百煉;繼峰股份(603997)收購德國格拉默等。
招商證券(600999)在研報中指出,企業海外自建產能是近幾年的主旋律,集體掘金墨西哥。美墨加協定提高了對汽車等行業的原產地要求,再加上墨西哥的市場及資源等優勢,墨西哥成為汽車零部件廠商投資重點國家之一。
全球汽車零部件制造商100強中有89家在墨西哥設廠。目前,至少有26家中國汽車公司已經在墨西哥開展業務或宣布計劃擴大其在汽車行業的業務,包括旭升集團、比亞迪(002594)、北汽、上汽、奇瑞、長安等企業。
信達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墨西哥因油車產業鏈較為成熟,在汽車電動智能化變革下,對輕量化、熱管理等零部件需求較大,所以相應的零部件公司陸續計劃新增墨西哥產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