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訊,4月25日晚間,海爾生物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報告,展現了亮眼的業績數據。面對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壓力,公司業績不僅逐步恢復增長態勢,也迎來了發展的拐點。營業收入達6.87億元,歸母凈利潤1.38億元,環比分別實現了51%、182%的高增長,隨著海爾生物收入的不斷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逐漸回歸常態。在持續降本增效下,公司期間費用率大幅改善,帶動歸母凈利潤率增長至20%,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新產業的持續發展成為海爾生物業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通過非存儲類新產業的布局持續完善,兩大板塊的應用場景加速拓展,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增長點。一季度新產業收入占比達到39%,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36%,新產業的快速增長,凸顯公司未來持續增長動能充足。
多品類發展格局強化 科技創新激發新產業高效能
2024年一季度,海爾生物在生命科學領域實現營收3.50億元,環比增長79%;在醫療創新領域實現營收3.34億元,環比增長31%。兩大領域成績的取得,源于海爾生物不斷的高研發投入。財報顯示,公司堅持技術創新迭代,基于生命科學EPS模式不斷拓展,實現產品從單一向多元化發展。公司通過打造新質生產力實現質與量的雙提升,進一步拓寬成長天花板。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達7726萬元,占營收比11.25%,累計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5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88%。依托UADV開放式研發體系,海爾生物從最初超前制冷技術延伸至六大技術平臺,實現平臺到場景生態模式的創新升級,促進技術成果快速產業化。
隨著前沿生物技術與醫療技術的持續突破,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生命科學行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生命科學領域,海爾生物推出了方舟BioARK-Link-80℃智能化拓展式工作站,通過魁斗AI自主決策模型賦能于自動化樣本庫場景,實現樣本出入庫效率提升3倍,引領行業再升級。在近期舉辦的CMEF上,公司發布了國內首個生物風險樣本精準管理方案,解決了超低溫環境下的樣本管理難題。此外,公司還推出了光照/霉菌培養箱、落地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細胞培養工作站等新產品方案,培養、離心等實驗室耗材,不斷豐富實驗室場景。
得益于醫療新基建的快速發展以及公衛、血/漿站業務持續復蘇,海爾生物在醫療創新領域中逐步實現在智慧用藥、智慧公衛、智慧血液等多個場景的深度擴張。其中,公司打造自動化藥房場景,通過自主研發的三大核心技術,對院內用藥全場景進行數智升級,構建“存轉配發用”全流程數字化閉環管理,助力醫院做到藥品使用信息全追溯、藥品流轉信息全透明、設備智慧運行全管理。該方案已拓展至智慧門診藥房、智能一體化靜配中心、住院藥房等場景。同時,產品也配合場景方案快速上新,如普藥配液機器人、冷藏針劑發藥機等。
根植用戶深化全球業務布局 產品方案能力持續驗證
海爾生物始終堅持國際化戰略,深化全球業務布局,不斷提升場景設計、用戶交互和方案交付能力,在加強市場各業務線協同性、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公司產品方案能力得到驗證。
在國內市場,公司憑借組織體系優化變革,打造“one face”平臺,不斷強化持續服務能力,提升用戶黏性。2024年一季度國內實現營收4.99億元,環比增長80%。此外,公司持續推進渠道細分與下沉,實現空白用戶群突破,一季度國內新增地市級新用戶數400余家,多個業務線產品快速增長,單用戶價值進一步提升,同比增長近20%。目前,公司打造的用藥自動化方案已突破浙大邵逸夫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等高端用戶;智慧化疫苗接種點成功復制至貴州、河南等,自動化血站場景也相繼落地于西藏、上海等地。
在海外市場,海爾生物堅持國際化轉型,在產品方案升級方面持續發力,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積極實施一國一策戰略,公司逐步加強當地化布局,確保經銷業務實現穩步增長。一季度,公司新開網絡超40個。盡管面臨一定的業務承壓,公司2024年一季度海外業績仍實現營收1.86億元,環比增長6%,項目商機漏斗充足,展現了強大的市場韌性和增長潛力。同時,公司加強產品能力的提升,進一步豐富產品線,推出的新品類如液氮罐、培養箱、離心機等快速增長,高端品牌在歐洲已連續突破全球多個頭部制藥企業。3月份,公司打造的全球第一輛環境檢測移動實驗室正式交付科特迪瓦,并獲得高度認可。
隨著市場和產業的逐步復蘇,行業增長勢頭日益顯現。未來,海爾生物將繼續保持“讓生命更美好”的初心使命,積極應對市場挑戰,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提升核心競爭力,融合ESG發展理念,實現穩健、可持續的高質量增長,為人類健康和生命科學研究貢獻更多力量。(齊和寧)
校對:劉榕枝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