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經濟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消費市場也逐步回暖,廚房家電市場也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作為廚電領域的老牌企業,華帝股份拿出十分搶眼的業績,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倍。
財報顯示,華帝股份實現營收為62.33億元,同比增長7.12%;實現凈利潤為4.47億元,同比增長212.50%;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362.75%。強勁的利潤增長動能,反映出華帝股份駛上高速發展軌道。
依托自有的研發體系,華帝股份聚焦用戶需求,在2023年不斷推出新產品,覆蓋廚衛電器多種使用場景,為用戶未來理想廚房提供更多選擇。華帝股份不僅致力于產品創新,還更加注重美學設計,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
以創新捕捉市場需求
2023年,廚電消費市場持續復蘇,市場集中趨勢增強。據奧維云網的數據,去年國內廚衛電器市場(含抽油煙機、燃氣灶、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消毒柜、洗碗機、嵌入式微蒸烤、凈水器、集成灶)的零售額達1669億元,同比增長5.3%。
在強者恒強的背景下,任何廚電品牌都明白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能。華帝股份在去年取得傲人的成績,其中一大重要因素就是來源于創新。
華帝股份聚焦“好用、好看、好清潔”的品牌理念,保持對新生產品的創新研發,加快對現有產品的升級迭代,迎合市場消費需求。
2023年,華帝股份推出了集成烹飪中心,主打的是“一米空間七合一,15分鐘4菜1湯”。跟市面上的現有產品相比,華帝集成烹飪中心集成程度更高,充分展現出公司多年的創新研發成果,從空間整合、烹飪體驗到人性化設計,都有了全面的突破。
數據顯示,華帝股份集成灶的營收同比增長23.31%,在行業中表現領先;華帝集成烹飪中心實現營業收入0.36億元,創造新的增長動力。
此外,基于對用戶的調查和產品創新,除了集成烹飪中心外,華帝股份還推出烤一體機、新一代分人浴燃氣熱水器、華帝炬焰灶、華帝快攏吸超薄煙機E6090HS、集成灶PY55、巨能洗洗碗機B7等系列新品。
事實上,華帝股份的創新舉措卓有成效。據奧維云網的數據,2023年,華帝股份線上廚電套裝TOP100型號中超薄套裝零售額獲得行業TOP1,線上單品燃氣灶市占率14.2%,創下9年新高。
以創新吸引新世代
年輕群體的消費理念正發生變化,相比產品本身的功能,他們更加關注個性表達。市場風向發生新變化,要求各大廚電企業及時做出相應的改變,由剖析產品功能的單一要求到對生活品質提高的切換。
華帝股份也在財報中明確指出,90后作為消費者的主力軍,其消費理念已發生巨大轉變,一方面是理性消費,另一方面是個性消費,即對于產品本身帶來的情緒與生活價值有更高的需求。
對此,華帝股份將品牌定位為“時尚科學廚電”,致力于為年輕群體提供干凈、舒適、健康的廚電產品,讓年輕群體享受到科學、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地賦能新一代的理想廚居生活。
華帝股份洞察用戶的需求痛點,通過大量的調研,發現用戶最理想的廚房狀態是具備好清潔、無油煙、通風狀況良好等特點。于是,華帝股份率先提出“凈潔廚房”體系,并重磅發布國內首個《凈潔廚房空間白皮書》。
針對年輕群體的個性表達,華帝股份重視產品的外觀設計,將“極簡”美學融入工業設計中,通過細節提升產品質感。同時,華帝股份還結合品牌調性,升級產品UI設計,統一界面風格,凸顯品牌的年輕時尚性質。
此外,華帝股份也緊跟年輕化的傳播特性,充分利用新興營銷渠道如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進行宣推,精準錨定品牌目標客戶,提高流量轉化率,擴大線上銷售增長空間。2023年,華帝股份線上渠道實現收入21.89億元,同比增長23.44%。
以自主研發賦能創新
無論是產品的技術和功能的創新,還是產品的外設設計,都離不開自主研發體系的加持。華帝股份向來重視對研發的投入,現已搭建完整的創新研發體系,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迭代塑造發展新動能。
華帝股份通過自主研發來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財報顯示,華帝股份在2023年年新增專利技術846項;截止2023年底,專利數量共計4862項。
此外,華帝股份積極參與廚電產品標準修訂與起草工作,并成為團體T/CITS0005-2023《帶風冷燃熱室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評價規范》的主筆單位。
華帝股份還是吸油煙機及家用燃氣灶具兩個國家標準的主筆單位,以及行業首部 T/DZJN 91-2022《智能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榮獲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CNAS)。
2023年,華帝股份被授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現場檢測實驗室”,并被認定為《洗碗機干態儲存測試方法和技術要求》的制定單位。
華帝股份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公司將以“提升三大內核競爭力,即營銷力、產品力、運營力;驅動企業穩健增長,全面縮小與對標競品的差距”為總體經營方針,繼續堅持高端品牌定位,鞏固傳統產品優勢,從加強創新技術、優化運營效率、強化組織能力入手,促進公司高效高質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