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嚴打“裸賣空”又有新進展。5月6日,韓國金融監督院(FSS)發布對國際投行賣空股票最新調查結果。通告顯示,共有9家國際投行在韓國股市進行了價值2112億韓元(約合1.56億美元)的非法做空交易。該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對相關國際機構進行深入調查,以杜絕相關違法行為。
做空164只股票
根據通報,涉事的9家銀行主要違反了程序性規定,總計非法做空了164只股票,總價值21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但韓國金融監督院并未公布具體涉事機構名單。
根據通告,韓國金融監督院自2023年11月開始調查國際機構“非法賣空”行為,調查對象為國內賣空交易前14位的國際投行,其賣空交易量約占海外公司在韓國賣空行為總交易量的90%以上。
截至目前,有2家機構已完成相關處罰程序,涉及規模556億韓元,完成罰款265億韓元;7家機構被發現涉嫌非法賣空,涉及規模1556億韓元;其余5家公司正在繼續調查中。此前還有消息人士稱,韓國金融監督院已通知瑞士信貸,該公司可能因被指控違反賣空規則而面臨500億韓元(約合3632萬美元)的罰款。
韓國金融監督院認為,相關機構的違規行為,主要原因是對韓國賣空法規理解不足、內部控制系統不完善、運營者過失等。為了對位于海外的全球機構進行有效、快速的調查,有必要與海外金融當局進行調查合作。該機構目前正在與中國香港等海外金融當局加強有關非法賣空調查的國際合作。
韓國金融監督院高級副院長Hahm Yong-il上周五表示,與總部設在美國的銀行相比,總部設在歐洲的銀行發生了更多的違規事件,而且大多數被調查的交易都是在它們位于中國香港地區的辦事處進行的。他表示,“到目前為止,9家銀行的大部分裸賣空交易都與融券方面不合規有關,比如借入股票的數量不足”。
博弈國際投行
據了解,賣空是一種技術,在這種技術中,當投資者預計股價下跌時,從市場借入股票并賣出獲利,當股價下跌后,投資者買入股票并償還。根據韓國法律,“裸賣空”,即不持有相關股票卻提前出售的行為是非法的。
做空行為在韓國備受爭議,經常受韓國散戶批評,投資者將下跌歸因于國際投行“賣空”韓國股市股票。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韓國公眾對做空者的印象極為負面,一些散戶投資者曾在股市協調行動,有意推升遭做空股票的股價,引發股市波動加劇。
2023年11月,韓國監管機構開始禁止一切形式的賣空交易,直至2024年6月底。與此同時,韓國還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調查全球主要投行自2021年5月以來的所有賣空活動,當時韓國部分解除了疫情時期的禁令,允許恢復對KOSPI 200指數和KOSDAQ 150指數股票的賣空。
2023年12月25日,韓國金融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已經對法國巴黎銀行和匯豐銀行的“裸賣空”行為進行處罰。韓國金融委員會表示,這兩家銀行違反韓國《資本市場法》,須繳罰金共計265億韓元。這是韓國自2021年4月對違法做空行為引入懲罰體系以來,開出的最大金額的罰單。
今年1月14日,韓國金融委員會再發布公告,表示監管部門又確認兩家國際投行存在非法做空5只韓國股票的行為,交易金額達到540億韓元。
《韓國時報》報道,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法國巴黎銀行在并未借入股票的前提下,提交101只韓國股票的空單,價值超過400億韓元(約合3087萬美元),其“裸賣空”標的包括韓國大型互聯網技術企業Kakao。
報道說,2021年8月至12月,匯豐銀行“裸賣空”9只韓國股票,所提交空單價值160億韓元(約合1235萬美元),其“裸賣空”標的包括韓國新羅酒店。
今年3月28日,韓國首爾南區檢察院非法賣空調查組以涉嫌非法賣空股票為由正式起訴匯豐香港子公司和三名交易員,稱其違反韓國《資本市場法》。對此,匯豐則稱該起訴毫無道理,并將堅決維護自己的立場。
建立電子監控系統
為了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韓國監管機構還計劃建立一個集中監控系統——“裸賣空偵測系統”。該系統將由韓國交易所負責,通過先進的電子技術實時監控和分析交易行為,以有效打擊非法賣空。不過,聲明未公開何時啟用這一系統。
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督局(FSS)透露,中央監控系統將從21家外國機構和78家本地機構收集賣空數據和股票交易余額,這些機構的賣空活動占到了韓國市場的92%。如果賣單與未結余額不匹配,交易將自動報告給當局。
知情人士說,“裸賣空偵測系統”不會在6月底投入使用,開發這一系統需要大約一年時間。韓國金融委員會去年11月決定,禁止在韓國股市做空行為,直至今年6月底。
韓國總統尹錫悅強調,只有在能夠完全消除副作用的電子監控系統牢固建立起來之后,政府才會考慮取消股票賣空禁令。這一立場強調了政府對于建立有效監控機制的重視,以確保市場公平和透明。
機構認為,韓國政府的這一系列措施旨在恢復散戶投資者的信心,并促進公平的競爭環境。監管機構希望在禁令解除后,放寬對散戶投資者的賣空規則,并為機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設定新的借款限額。
“集中式股票借貸系統雖然具有提升市場效率和流動性的潛在優勢,但全球范圍內成功實施的國家并不多!庇袠I內人士分析指出,對于韓國而言,作為全球先行者嘗試實施這樣的系統,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包括技術障礙、市場波動、監管挑戰以及投資者信心的下降。
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但韓國監管機構似乎正在通過將其視為取消賣空限制的先決條件來解決這個問題,這表明取消賣空限制確實是取決于這一前提的正確性。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