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看到《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以下簡稱《北京創新醫藥發展新政》)的感受,諾誠健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崔霽松博士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用了“倍感振奮”四個字進行回應。崔霽松表示,公司對于上述政策的各個環節都比較關注,如藥品臨床試驗審批時限壓縮、創新藥進院的諸多舉措等,相信這些政策的落地有助于推動公司推進各項業務。
現金流是衡量創新藥企競爭力的指標之一。2023年,諾誠健華減虧28%,現金和銀行結余達82.2億元。據透露,在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新政下,諾誠健華未來將加強全產業鏈平臺建設,加速臨床開發,在中國及全球加速注冊臨床研究。在未來3—5年的時間,公司5—6款創新藥產品有望獲批上市,3—4款產品實現國際化。
新政推動各項業務進程
對于已構建從源頭創新、臨床開發、商業化到生產全產業鏈平臺的諾誠健華而言,公司對《北京創新醫藥發展新政》的各個環節都比較關注,如藥品臨床試驗審批時限壓縮、創新藥進院等,崔霽松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相信這些政策的落地有助于推動公司推進各項業務,賦能生物醫藥新質生產力發展。
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地出臺支持創新醫藥、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文件。創新藥也首次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崔霽松表示,諾誠健華深耕創新藥多年,倍感振奮。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關乎國計民生。
創新藥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不過崔霽松也提到,創新藥研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周期長的特點。因此,希望政府在政策、人才、資金等環節給予行業更大支持,同時進一步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形成以企業為主導的創新合作模式,讓更多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造福更多患者。
從個體到整個行業,政策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崔霽松認為,相信這些政策能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注入新的增長動力,諾誠健華也將乘著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的東風,繼續研發出更多更好的創新藥惠及中國和全球患者。
單品年入近7億元
《北京創新醫藥發展新政》提到,支持企業參加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工作,爭取讓更多創新藥品通過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目前,諾誠健華自主研發的新型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奧布替尼已獲批的三項適應癥均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2023年,奧布替尼的銷售額達到6.71億元。
奧布替尼是諾誠健華首款商業化的產品。2020年12月,諾誠健華奧布替尼片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奧布替尼成為繼伊布替尼、澤布替尼后國內第三個上市的BTK抑制劑。
截至目前,奧布替尼已在中國獲批三項適應癥: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治療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以及邊緣區淋巴瘤,由此成為中國首個且唯一獲批針對邊緣區淋巴瘤的BTK抑制劑,這三項適應癥都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據崔霽松介紹,自2021年首次納入國家醫保后,奧布替尼不斷惠及更多淋巴瘤患者。且公司正在中國和全球開展奧布替尼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研究,目前開發進度處于全球領先梯隊。
未來5—6款創新藥上市
由于新藥研發時間長、投入大等因素,虧損是創新藥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從2023年財報來看,諾誠健華減虧28%。而衡量創新藥企業競爭指標之一的現金流充沛,公司的現金和銀行結余達82.2億元。
崔霽松表示,從最初成立到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公司使用每一筆資金都非常小心,充沛的現金流是公司有效運營的結果,現金流是讓公司長期穩定發展的保障,也讓公司的商業模式更靈活。
據崔霽松透露,公司將深耕源頭創新,研發更多創新藥惠及更多患者;加速臨床開發;加強市場拓展,快速推動商業化進程;推進業務國際化,進一步提升公司全球化水平,同時會積極引進和公司管線契合的創新產品,甚至購買創新公司,進一步加速公司的發展。
目前,諾誠健華搭建了一體化的高效研發及創制平臺,已有13款創新藥在臨床階段,正在中國和全球進行30多項臨床試驗,加速為全球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開發并提供極具市場前景的創新療法。公司在3—5年的時間,有望推動5—6款創新藥產品獲批上市,3—4款產品實現國際化。
《北京創新醫藥發展新政》提到推動企業更廣泛深入參與國際合作,建立對外交流平臺,優化藥品出口。據介紹,諾誠健華一直將國際化發展定為公司的戰略規劃之一,并且一直高度重視國際化進程。
諾誠健華從三個方面推動國際化進程,分別是全力推進創新藥在海外上市;不斷推進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積極尋求更多對外授權的機會。目前,諾誠健華自主研發的BTK抑制劑奧布替尼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已在新加坡獲批上市,奧布替尼治療復發/難治性MCL在美國完成患者入組,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在美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最新評論